复配槟榔防腐剂在槟榔中的效果应用研究
槟榔是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含有槟榔碱、革柔酸、脂肪、 酸等有效成分,从古至今一直用于入药,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泻痢后重等症。由于槟榔横向纤维有良好的咀嚼性,故我国的湖南、海南、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及东南亚一带的菲律宾、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的消费者有咀嚼槟榔的习惯,以此达到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消肿、却瘴退疫、固齿提神、健胃蠕肠的保健效果,所以这种嗜好性小食品在这些省份、地区及国家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我国槟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海南,已有多家槟榔加工企业和数个名牌产品,年产值已达50亿元。近几年东北地区以及上海等大城市也逐渐有嚼食槟榔的习惯,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但目前存在一些制约企业工业化发展的问题:部分传统槟榔加工企业技术落后、操作不规范、卫生、安全生产条件较差,二次污染严重,常常造成成品槟榔在贮存过程中短期出现大量长霉或霉菌总数超标。据考察,槟榔的保质期一般为2~4周(夏季较短、冬季较长)。开发有效的防腐剂,可以提高槟榔的货架期,减小变质的经济损失,保证消费者安全,因此,解决槟榔成品的防腐保鲜问题迫在眉睫。 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规定及湖南食用槟榔地方标准DB43/-要求,进行槟榔保鲜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获得的复配槟榔防腐剂,与符合法规标准的单体防腐剂进行应用试验,能够有效防止槟榔的长霉变质现象,同时不影响槟榔的特有风味。 材料与方法 菌株及培养基 菌株:从发霉的槟榔上获取的菌株; 防腐剂:山梨酸钾、苯 钠、脱氢 钠、尼泊金 钠(对 苯 钠)、尼泊金丙酯钠(对 苯 丙酯钠)、肉桂醛、 单甘酯、 酸单甘酯、复配槟榔防腐剂; 培养基:霉菌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NaNO3(分析纯)0.3%;KCl(分析纯)0.05%;K2HPO4(分析纯)0.1%;FeSO4(分析纯)0.%;Mg-SO4·7H2O(分析纯)0.05%;蔗糖(分析纯)3%;琼脂粉(分析纯)1.5%;调节pH为6.7。察氏培养基灭菌温度℃,15min备用。 槟榔制作原料 槟榔:产于海南的优质干果; 辅料:饴糖、白砂糖、阿斯巴甜、蛋白糖、甜蜜素、 麦芽酚、明胶、食品级纯碱、槟榔加工用石灰、加劲粉、桔子粉、柠檬油、薄荷油、薄荷脑、甜橙油、桔子油等食用香精香料等。 霉菌的培养 从发霉的槟榔上,用接种环将霉菌转接到9cm平板的察氏培养基斜面,并置于30℃培养箱中活化,培养时间48h。 悬菌液的制备 将9cm的平板上的霉菌孢子用接种环转移到mL的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备用。 抑菌圈测试方法 1.将待测样品用0.0g精度天平准确称量,溶于蒸馏水或2‰的 钠溶液,配成一定浓度的抑菌溶液(按照产品的 添加量配制),并做好记号; 2.将察氏培养基冷却到45℃左右后,称取75g左右,加入10mL指示菌菌悬液,混合均匀,倒入Φ15cm的培养皿中; 3.待培养基凝固后,在平板背面标上记号,对角相对应,且与配好的防腐剂溶液相对应。如图: 4.在培养基上对应的每个数字位置放上一个牛津杯(一定要放置平稳)。将配好的防腐剂溶液按照编号用移液枪注满整个小杯(一般为0.3mL); 5.放置片刻后转入28±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3d,取出,用游标卡尺量其抑菌圈的直径,取两对角的平均值。 pH测试:酸度计法。 槟榔制作工艺流程 1.整体工艺 2.卤水的配制 槟榔加工用石灰+水→过滤→石灰乳+饴糖→熬制→加食品添加剂(蛋白糖/甜蜜素/防腐剂/加劲粉/薄荷油/薄荷脑/桔子粉/桔子油等)→卤水 3.操作要点 原料处理(槟榔干果的分选、清洗):槟榔干果通过剔选分级后,用水浸泡,加入食品级纯碱进行清洗,沸煮15min,去除原料表面的尘土、泥沙、杂质、微生物以及残留的农药。清洗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泡制:将处理过的原料连同由甜味剂、防腐剂、食用香精香料等组成的料液放入发籽设备中,在密闭状态、60℃的温度下,让料液在罐中搅拌浸泡48~72h,使所有风味物质均匀渗透到槟榔果中,充分吸收入味。 烘烤:泡制好的槟榔果水分达到38%~40%,通过热风炉把水分调节至25%~28%左右。 上表(胶)皮:将泡制好的槟榔果裹上由饴糖、明胶、防腐剂、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的混合物,使槟榔表皮颜色光亮,口感芳香、甜感宜人。 切分:将槟榔果用刀切分为两片。 去核:去除已切分槟榔果中的槟榔核。 点卤:将槟榔加工用卤水添加到已切分的槟榔果里面。 卤水的配制:将槟榔加工用石灰加入水,使石灰充分溶于水中,过滤,去除滤渣,得石灰乳滤浆,按一定的比例将石灰乳、饴糖混匀,置于熬煮设备中加温熬制,至其成为色泽均匀,黏度适中的糊状物,稍冷后加入防腐剂、甜味剂、香精香料等添加剂搅拌均匀即可。 干燥:通过鼓风干燥设备将槟榔水分调节至20%~25%左右。 包装:把干燥好的槟榔装入包装袋中,定期观察槟榔长霉变质现象。 霉菌测试 按GB.15-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参照湖南食用槟榔地方标准DB43/-霉菌总数≤cfu/g为合格。 结果与讨论 各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测试结果 分别采用山梨酸钾、苯 钠、脱氢 钠、尼泊金 钠(对 苯 钠)、尼泊金丙酯钠(对 苯 丙酯钠)、 单甘酯、 酸单甘酯、复配槟榔防腐剂分别以蒸馏水、2‰ 钠溶解,并以不同用量通过抑菌圈测试方法测试抑菌圈,其结果如表1、表2。 考虑到槟榔呈碱性,所以本实验通过 钠调节防腐药剂体系的pH测试上述防腐剂的防霉性能,由表2抑菌圈结果测试可知,在pH=10左右的碱性环境下,山梨酸钾、苯 钠基本无效,而 单甘酯、 酸单甘酯,因其本身难溶于水,同样还是未能发挥其抑菌性能。对比之下,脱氢 钠、尼泊金 钠(对 苯 钠)、尼泊金丙酯钠(对 苯 丙酯钠)这三种药物在此环境中是有效的,同时以尼泊金 防霉作用最为突出。与上述任何药物相比,复配槟榔防腐剂在碱性环境中还是体现了极高的防霉性能,抑菌圈为34.50mm,是脱氢 钠翻倍添加抑菌效果的1.42倍,是尼泊金 钠与尼泊金丙酯钠复配后翻倍添加抑菌效果的1.08倍,是脱氢 钠与尼泊金丙酯钠复配后翻倍添加抑菌效果的1.15倍。 各种防腐剂在槟榔实物中的效果测试结果 将各种防腐剂按槟榔制作工艺在槟榔制作过程中加入,其中,在卤水阶段,防腐剂按水分为23%的槟榔果计加入到上香液中搅拌均匀即可;在上光阶段,防腐剂按上光液计加入到上光液中搅拌均匀即可;在点卤阶段,防腐剂按卤水重量计加入到卤水中搅拌均匀即可。其测试结果如表3、表4。 由表3结果可知,对于空白槟榔及采用山梨酸钾、苯 钠、 单甘酯和 酸单甘酯防霉的槟榔,7d内即出现霉变;采用脱氢 钠、脱氢 钠、尼泊金 钠(对 苯 钠)、尼泊金丙酯钠(对 苯 丙酯钠)防霉的槟榔,一般在14~30d内即出现霉变。而采用复配槟榔防腐剂,能有效维持3个月以上不霉变。经口感测试,仅 酸单甘酯和山梨酸钾对槟榔风味有影响,特别是 酸单甘酯影响 ,其余药物对槟榔未有明显影响。 由表4结果可知,采用复配槟榔防腐剂,槟榔霉菌总数在存贮的3个月内,均控制在cfu/g以下,符合湖南食用槟榔地方标准DB43/-霉菌总数≤cfu/g要求。而采用脱氢 钠、尼泊金 钠、尼泊金丙酯钠的槟榔霉菌总数在一个月内有大幅度上涨。采用山梨酸钾、苯 钠、 单甘酯、 酸单甘酯在1星期内就出现霉斑,霉菌总数多不可计。 结论 1.经防腐剂抑菌圈效果测试和槟榔实际应用显示,复配槟榔防腐剂、脱氢 钠、尼泊金 钠(对 苯 钠)、尼泊金丙酯钠(对 苯 丙酯钠)都对槟榔防腐保鲜起到一定的作用,复配槟榔防腐剂防腐效果明显优于各单体; 2.复配槟榔防腐剂在常温下能将槟榔的保质期延长至三个月以上,保质期内霉菌总数符合湖南食用槟榔地方标准DB43/-标准要求,同时不影响槟榔特有风味,彻底解决了现有槟榔滥用防腐剂,保质期短,难以中长期流通的缺点。 3.另外,要延长槟榔保质期,必须严格控制槟榔制作过程的交叉污染,如生产人员穿戴工作服,与槟榔半成品、成品直接接触的器具、管道需要进行消*处理(如用75%酒精擦拭、 化氯消*液消*处理等),生产车间、设备定期或定时进行杀菌处理等。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tz/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槟榔加工企业环境保护要求
- 下一篇文章: 商道世道人道天道一切的玄机,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