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城市考古

玉佛禅寺旁

江宁路安远路

9.24

租界时期,江宁路名为戈登路。这条路上从南到北分布着歌舞厅、豪宅、宗教建筑、民居、工业区,几乎一座城市的元素都浓缩于此。仅是玉佛禅寺旁就值得好好领教一番。

#玉佛禅寺#

JIANGNINGLU

玉佛寺本来在江湾镇上,后来为躲避战乱搬迁到江宁路安远路上。

如今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

在我国,一般寺院总是先建造寺宇而后雕塑佛像,但玉佛寺却是先有玉佛后建寺,并且因玉佛举世无双而名扬海内外。

清光绪八年(年),普陀山慧根法师朝五台,历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礼佛后过缅甸。在得到当地华侨富商陈君普等人的捐助下,开山取玉,聘请当地的能工巧匠精雕细琢,雕刻了宝相庄严、金容满月的大小玉佛共五尊。

清光绪二十五年(年),朝圣圆满的慧根法师奉护玉佛回国,途经上海,准备从上海乘船返回普陀山,当地的佛教徒恳求法师留下玉佛让上海信众瞻仰供奉。

慧根法师见上海众生业种炽盛,*根深固,急当以像教力振拔之,也觉得玉佛与上海有缘。愉快地留下一尊坐佛和一尊卧佛,其余三尊玉佛仍由他奉送回普陀山。

玉佛禅寺卧佛

玉佛禅寺坐佛

不久慧根法师圆寂,由本照法师继任住持。本照法师专程进京请得清廷《龙藏》全部藏于玉佛寺内。至此,寺内佛、法、塔三宝俱全,玉佛寺成为沪上名刹。

#东南亚的印记#

SHANGHAI

自上世纪开埠以来,上海有不少的路名都是以国家或者城市的名字来命名。如果愿意仔细寻找,那么即使是细枝末节也有迹可循。

例如玉佛寺所在的安远路。

安远路原名为槟榔路。并不是口嚼的、会致癌的槟榔果,而是得名于马来西亚的城市槟城(槟榔屿)Pinang。

事实上在江宁路的中段附近,有很多道路的名字都是以,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或城市命名。

比如余姚路以前叫新加坡路。

清光绪三十三年(年)工部局越界筑路,以东南亚地名命名星加坡路(SingaporeRoad)。民国32年(年)以浙江余姚改今名。

昌化路以前叫东京路。

清光绪三十年(年)初筑时称为东京路,取自越南城市河内的旧城——东京(ngKinh)年后更名归化路,年起为今名。

如今这些以东南亚地名命名的道路,均已重新命名。只有一条道路的名字保存了下来,它就是海防路。

事实上,此海防非彼海防。这一路名取自越南地名海防市(ThànhphHiPhòng)。

ThànhphHiPhòng

海防路这个名字乍一听的确让人迷惑,毕竟“海防”一词在中文语境内是有具体含义的,也许正因如此,海防路一名得以留存。

#玉佛寺旁#

SHANGHAI

这是一张安远路的老照片,图中靠左位置便是当年的玉佛禅寺。再往北看,便能看到高大的烟囱林立,曾经戈登路的工业区就在这里。

从戈登路美国兵营俯瞰槟榔路东京路口(今安远路昌化路口),约年

二十世纪初,在远离市区的苏州河上游,这里因沿河运输和排污方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来此开设工厂。随着工厂的设立,原本的农田中开辟出了像戈登路(今江宁路)这样的通途大道,碍事的小河浜也被逐渐填埋成路。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大量工厂的招工让工人住宅区也应运而生。槟榔路(今安远路)上的锦绣里即是为一个典型。这个东面紧邻苏州河的旧式里弄于年由日商内外棉纱厂建造,面向附近棉厂里的工人。两排共三十八栋楼里住了几千人。

林立的工厂、排列整齐的里弄、拥挤的居住环境

——锦绣里

地处工业区中,锦绣里的周围也布满厂房。锦绣里两排共三十八栋旧式里弄砖木民居里曾住着几千名工人。空间狭小,环境脏乱,但比起只能住在周围棚户区或甚至是苏州河上的船篷里,能住在锦绣里已算幸运。

锦绣里

图中的公交车为19路。

这条线路如今还在运营,

一遍又一遍走过安远路

的春夏秋冬。

江宁路本就是一条多元化的道路,玉佛寺的宗教色彩让这一切变得更虔诚、更包容、更和谐。尽管时过境迁,曾经的老工业区和旧里弄都已消失不见,但这座寺庙伫立在这里,就是历史的珍藏和证据。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上海幻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tz/1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