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m.360xh.com/xinwen/3260/66346.html

《吃在福鼎—百姓家》

系列人文纪录片

更新ing!!!

本周节目第四集为大家带来的是面茶糕

这是福鼎远近闻名的传统糕点,茶香味甜、入口即化、不粘牙、不噎食,因翻炒后的馅料颜色酷似茶汤,故得名面茶糕。就是这样一份简单的糕点,饱含着父母对儿女的殷切期许,满载着福鼎人儿时的美好回忆,承载着手艺人的匠心和坚守,在时间的长流中,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晨光熹微,秋风旖旎,对于8岁的小沫来说,福鼎的九月是灿烂而芬芳的。这天,她背着满满当当的小书包,走进了桐北中心小学。面茶糕作为极具仪式感的开学礼,伴随着许多孩子,度过了难忘的开学第一天。这些稚嫩纯真的笑脸,将怀揣美好的希冀,向着未来出发。

选面茶糕作为入学礼,我觉得挺合适的,它是我们本地的特色小吃,有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含义。小沫妈妈

而开学季,也正是易记老饼店最为忙碌的时候。在聚拢着市井烟火气的这条街巷上,易师傅的糕饼铺已经静静存在了许多年。他习惯了早起,用糕饼的清香唤醒每一个清晨。

以前最原始的就是面粉拿来炒,炒出来就非常香。易景胜

制作面茶糕的原料主要是面粉、白糖和猪油。用精面粉炒制出来的面茶粉,混上比例得当的糖浆水,色泽金黄莹润,是糕点的精华所在。制作时,先取一半糕粉,倒入特制的方屉中铺平,再倒入一层面茶粉作为馅料,最后铺上剩余的糕粉压匀压平。层层叠叠的糕饼被切割成大小均匀的方块,糖浆溶化渗入糕粉,使面茶糕绵软香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中式糕点似乎总有着别样的寓意。人们将深切的情感、朴素的心愿,溶解在形态各异的面团之中,他们甚至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糕饼模具,寓意长寿的红龟、象征吉祥的花卉、锦鲤腾跃、龙凤和鸣,一切想象得到的美好都被描绘在模具之上,定格为一份份形态精巧的糕饼,久而久之,衍生出一方食俗,万家风味。

福鼎的美食文化很早就开始了,我觉得这些美食就是一种乡愁。马树霞

慢时光里烘焙出的糕点,有种专属的独特滋味,如今,仍然有人愿意慢下脚步,挽留住这一份舌尖上的乡愁。吴志坚是福鼎白茶的制茶人,他所开设的茶馆,保留了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糕点。绿妆素裹的白茶,冲泡出清香醉人的茶汤,搭配口感细腻的糕点,唇齿间留下甘甜的回味。

我们那个时候的物质是很匮乏的,吃着这些茶点,有一种儿时的回忆。吴志坚

传统也不只有一种姿态,以福鼎特色的槟榔芋、黄栀子、白茶、紫菜和鲈鱼为原料所制作的五福茶点,似乎诠释着新一代福鼎人的努力,传统糕点也在尝试走向新潮、迎接蜕变。

中式糕点的复兴,这条路很长,我想把我们传统糕点做起来,让年轻一代吃上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式糕点。何兵

从单纯的愉悦味蕾,到寄托复杂的情感与心意;从全程手工制作打磨,到现代化机械的辅助;从日渐式微、门庭冷落,到尝试复兴、寻求变革,生长于福鼎市井的传统糕饼文化,也在时代的潮流中,经历着种种变化。

八月,我们开启了福鼎传统糕点的拍摄。在这过程中,我们参加了桐北中心小学的开学仪式,感受到糕点的美好寓意;走访了坚守多年的老手艺人,探知代代相传的福鼎传统糕饼文化;看到了在时代洪流中,力求创新,寻求变革的糕点人的努力。也正是他们的坚守与革新,才让普普通通的面粉升华出千般滋味,也让福鼎的美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时光中的“点点心意”,流转至今,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吃在福鼎—百姓家》

系列人文纪录片

福鼎依山傍海,山海物产丰饶,为美食烹饪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材料,福鼎小吃品种达种,拥有道国家级、省级名小吃、名点、名菜,还有“中华名宴”香芋宴、“中餐特色宴席”白茶宴。

福鼎美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故事、人文内涵。《吃在福鼎—百姓家》系列人文纪录片由福鼎市融媒体中心和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联合摄制,以协同联动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创作。片子聚焦福鼎日常生活的一食一蔬,每集摄制组都走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美食探寻平凡人家的故事,以朴实打动人心,以情感引发共鸣,综合性展现美食背后福鼎文化内涵、福鼎人的文化肌底。

在哪能看到这部纪录片呢?

第一季将陆续推出10集,年12月25日起,每周日晚《福鼎新闻》之后首播,周一至周六重播。“幸福福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