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女子爱吃生食,体内排出495米长绦
00:20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李琪通讯员刘丹袁利)近年来,生腌虾、三文鱼等生食类食品在美食圈中日渐风靡,殊不知,食用生食有可能引起寄生虫感染。近日,来自永州的罗颜(化名)就因爱吃生食的习惯,体内竟排出了一条4.95米长的绦虫。 今年8月底,罗颜不时排出白色虫子,一般都有几厘米长,排出后还能蠕动,让她十分害怕。罗颜来到长沙就诊,医院均没有得到确诊,服用肠虫清等药物也没能缓解。 日前,医院(湖南中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祁双林通过仔细询问,发现她虽然没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但有长期食用醉虾、腌虾、三文鱼等生食生鲜的习惯,考虑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由于临床缺乏寄生虫感染诊断相关科室,推荐肖女士前往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杨胜辉教授处,进行进一步检测。 杨胜辉教授经过初步检测发现,罗颜排出的是绦虫的孕节片。通过服用生南瓜籽、槟榔水煎液等中药,配合泻药一起使用,最终一次性排出了一条4.95米长的绦虫。经过对头节、孕节和虫卵的鉴定,最终确定为牛带绦虫。 “牛带绦虫的幼虫主要存在于牛肉、羊肉等肉制品中,通常通过饮食途径进入人体,如果常生吃、半生吃未煮熟的肉类等食物就容易产生感染。”祁双林介绍,牛带绦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小肠中发育为成虫,最长可长至8米,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甚至更长。长期寄生会吸收人体肠道营养,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感染绦虫后,患者短期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难以察觉。 所幸,感染牛带绦虫是可以通过中医药进行有效治疗的。“南瓜籽、槟榔等中药可以抑制绦虫的活性,让它吸附在肠道中的吸盘作用减弱,活性降低,再通过泻药,基本可以让绦虫一次性排出,方式简单,没有副作用,疗效很好。” 祁双林表示,目前,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大大改善,临床上的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病例并不多见,但是随着吃生腌、生食等饮食的流行,大大增加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几率。 “生吃频率越高,感染寄生虫的概率也就越高,白酒杀菌、冷冻杀虫等方法都不靠谱。”祁双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生吃虾、鱼、海鲜和肉类,需将食物完全煮熟。家中使用砧板做菜时,应主要将生食、熟食严格分开。同时要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坚持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日常生活中有食用生食的习惯,若出现了消瘦、腹痛、贫血等情况,就要考虑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需及时就医。 (一审:*娟二审:*京三审:张*) [责编: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gx/11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槟榔的粉丝们为何被称为水滴看完这些
- 下一篇文章: 永州伍子醉当初宣传投资5亿,现在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