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安拨好五根弦奏响村级集体经济乘风破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兴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乐安县聚焦“高位推动、人才引育、选准发展模式、拓宽资金渠道、强化压力传导”五根弦,奏响村级集体经济乘风破浪曲。 高位推动,奏响部门联动“协同曲”。成立县委书记和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在县委组织部设立办公室。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定期分析研判及联席会议机制。乐安县委组织部召开3次专项会议,会同26个责任部门磋商拟定《乐安县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及17项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对16个乡镇下达每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硬指标”,实行动态监测,销号管理,构建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合力推动、乡村*组织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 内育外引,奏响人才汇聚“梧桐曲”。坚持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大学生等群体选拔村“两委”成员,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三年行动、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持续锻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心骨”。年共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技术培训余人次,培育“致富能手”名。全县村“两委”干部中45周岁及以下人,其中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占比66.78%;全县村“两委”成员中致富能手人,其中村*组织书记人。同时,申请对接省、市科技特派团,组织33名省、市科技特派员深入该县蚕桑和食用菌、畜禽等产业乡镇,开展技术指导76次;引进绿巨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资源、资金入股引外部人才“活水”浇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沃土”。 因村施策,奏响多模式发展“交响曲”。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土地,采取“村办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双孢菇、槟榔芋、茭白、油茶、小*牛、中药材、绿色水稻等种养业,实现自主经营创收;深挖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乐安县流坑村充分发挥“千古第一村”品牌效应和得天独厚的古村风貌优势,打造“牛栏咖啡吧”“状元书吧”“非遗一条街”等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年流坑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探索“1+N+1”抱团发展,通过1个强村结对帮扶N个弱村和一个中等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乐安县公溪镇整合乐家村、丁垅村、公溪村等10个村的闲置资金、项目资金投资建设扶贫工厂,引入江西食环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各村每年按入股分红可增收30余万元,实现镇村两级共同发展。 筑牢“资金池”,奏响产业发展“加速曲”。创新实施“*建+金融服务”,在个行*村派驻金融助理45名,预授信4.48万农户,授信金额37亿。对个行*村开展“整村授信”,其中97个村集体授信超万元。全县通过优化金融供给,建成双孢菇大棚个,种植面积万平方米,支持菇农贷款户,贷款金额.6万元;支持双孢菇企业贷款4户,贷款金额1万元;支持全县个光伏合作社,贷款金额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持续用好中央、省和市级财*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万元,建立乐安县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库,对扶持项目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全程跟踪问效推进落实情况,打造了“湖欣”“村前”“陀上小农”等一批年销售额达万元的村集体农业自主品牌,实现用中央和省、市扶持资金“撬动”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 用好“考核棒”,奏响压力传导“进行曲”。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县乡高质量发展考核、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以及乡村*组织书记抓基层*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百日攻坚行动”专项督查,实行每半个月一调度一通报,每月进行一次工作任务进度考核评比,根据考核情况对各乡镇在年度高质量发展暨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量化考核中加、减分。对进度慢的乡镇下发督办单,进行重点跟踪督办;对进度严重滞后的乡镇主要负责人由县委、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百日攻坚行动”中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职能部门,由县纪委县监委启动问责机制,多管齐下用好考核问责“指挥棒”,强化压力传导。(罗嗣文、符旭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gx/11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喝酒也能被查出酒驾别掉进这些酒驾
- 下一篇文章: 江西贵溪三名残疾人成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