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是特别的

你来自海南哪个地方呢

你记忆中家里过年都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小编简单整理了一些海南年俗

你看小编说得对不对

↓↓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海南这座令人迷醉的热带小岛上,年俗与内地大体相同,但由于沿海的地理位置和移民文化的融汇,过年习俗又带有独特而鲜明的地域印记并且呈现出大异其趣的特点。年关已至,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尘封在脑海深处、至今难以忘怀的年俗记忆!

01

大年三十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十分忙碌。人们早早起床,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杀鸡、杀猪、做菜,为团圆年饭做准备。海南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海南人无鸡不成年,一过中秋,农村就开始圈养文昌鸡,除夕的餐桌上少不了白斩鸡。

说到鸡,今年是鸡年

有没有本命年的童鞋呀

小编举手答到

同本命年的可以过来聊聊啊

02

大年初一

丑时至卯时的时间里,依照通书所规定的吉时时辰上香祖先,告知新春的来临,然后又按照通书所指定的方位向天空迎接财神登上神坛,与祖先并座。这时敬献茶、果,接着燃放又长又响的鞭炮,为祝颂财神在新年里赐予财运亨通,万事如意。过一个小时必须向财神“贡斋”即贡饭(意为初一首开伙)。

说到放鞭炮

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放炮

几个小伙伴把得到的压岁钱

都拿去买鞭炮了

你还记得小时候放炮的情景吗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时光真是美好

怀念ing......

03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孩子回家拜年的日子。如果是新婚 年回娘家拜年,则自备鞭炮,进门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岳父岳母得准备丰盛的宴席宴之,下午女儿女婿走时,还得给用红纸包的糖果、年糕等做“等路”。(海南方言,即礼品)一些地方还有吓女婿的习俗。

04

大年初三

初三一早,各家各户在祖公厅供茶水和年糕,点上香烛,放鞭炮,接着拿起新扫帚,从祖公厅起,至正室住房、厨房、横屋房、庭院,依次扫地,绕后吃早饭。自此,禁忌的话可放开了,意即“开赤口”。

到了大年初三

很多朋友纷纷从老家回来

大街上变得热闹起来

和朋友的聚会马马约起来

各种电影局、麻将局、唱歌局

但是下面这些“局”才叫一个精彩呢

海口

元宵节换花,互换爱意

  要说海口春节期间最聚人气的民俗活动,那当属元宵节,府城的换花节。换花节,本名换香节,是府城地区独有的民间节日。换香节,即人们将手中所持之香彼此交换,意在香火不绝。因为当时没有路灯,因此正月十五那天,府城地区人们出门时皆手持香烛,以备照明之需,途遇手中空空之人便将自己手中的香烛相送,而若遇朋友,则相互交换,并互说祝福之语。久而久之,换香成为了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年,“换香节”改为“换花节”,每至正月十五,人们便前来府城参加换花节,这时候的换花节已不仅是朋友之间表达祝福的日子,还成为未婚青年寻找真爱的节日。人们手持鲜花,除彼此相送,并送上自己的吉祥语,以表祝福外,未婚的男女双方若互相喜欢,可将手中之花进行交换,以示爱慕之情。

府城元宵换花节

府城元宵换花节

儋州

正月不了年不了,年十五“迎神”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其过年习俗可谓是文化浓厚而又异彩纷呈。

  元宵佳节是儋州年俗活动的另一个重点。在明代的方志中,关于元宵活动就有“抬神像出游”的记载。这一天夜里,中和、王五等镇上会举行“迎神”活动,居民们将常年高坐庙堂之上的神像用轿子抬出,在龙狮的伴随下,“迎神”队伍浩浩荡荡沿街巡游,蕴意着神灵将邪恶清扫干净,还 一片净土。

儋州中和古镇闹元宵

儋州中和古镇闹元宵

三亚-黎族

腊月砍柴,正月喝酒吃年糕

  在黎族,关于过年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鲍神,他经常在木棉花开的时候到民间活动。为了保平安,在鲍神来的时候,黎寨的人们就杀猪宰牛进行款待。在黎族,腊月时砍柴,要准备好一个月的用量,在春节期间就禁止上山砍柴了。黎族过年离不开山兰米酒,所以家家户户早早就要酿造山兰酒。此外,黎族人和汉族人们一样,也要在年前打扫卫生,还要把外欠的债务都偿还了。

浓浓山兰酒,满上!

  年三十的时候,黎人们要团聚,放炮竹,吃年夜饭。而糯米糕则也在年夜饭之列。关于糯米糕,也有一个传说。传说,土地公公每年都要上天向天王汇报每家的一年生活生产情况。年三十前后,黎人在拜土地公的时候就供上甜甜的糯米糕,希望土地公公吃了甜的食物之后,上天讲好话。

  大年初一不买东西是黎族的传统。而大年初三,黎族人就要送年出寨了。这一天,黎家人要放鞭炮送年出村,并将垃圾丢到路边。初三以后黎人就要上山打猎了,直到正月十三以后,黎族庆祝元宵节的活动才展开。

过年做年糕

陵水

用槟榔拜年

  拿槟榔拜年。陵水人爱吃槟榔,槟榔在陵水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像春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更是少不了槟榔。在过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把槟榔切成四瓣,然后再把一种吃槟榔时专配的叶子(俗称蒌叶)涂上一些特制的酱料后叠成小三角。大年初一,到了该向长辈们拜年的时候,带上一大把槟榔才好“行动”。每见到一位长辈,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一边恭恭敬敬的递过去。长辈笑着接过槟榔,就等于接受了晚辈最诚心诚意的祝福。

琼海

乐城元宵赛肥鸡

  在琼海的博鳌镇乐城岛,正月十五有这样的活动——赛肥鸡。赛肥鸡的活动非常有特色,已经列入了省级非遗项目。

  琼海乐城的赛肥鸡活动由来已久,也十分有趣。琼海原由会同、乐会两县合在一起,乐城原是乐会县县址,属万泉河下游的交通要地,本是一个县城,以前琼海人下南洋、做生意都要经过这里,在该地停留歇脚,而当地的百姓就杀鸡待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每年的正月十五,该地的每家每户都要杀只鸡,拿张小桌子,将鸡放到桌上,摆在自家的门口,另在桌上放三碗米饭,三杯清茶。因为鸡越肥,光感越好越能博得游人的好评,因此乐城几个村子的村民要组成一个评委会,专门对各家的肥鸡进行评比,评出状元、榜眼和探花。如若谁家的鸡榜上有名,就说明该家女主人会勤俭持家。

元宵赛肥鸡是海南琼海市博鳌镇乐城村民

闹元宵的传统习俗

文昌

年来把剧唱,正月十五抢灯裘

  在文昌,正月十五的“抢灯裘”十分有趣。灯,在海南话中与“丁”同音。在文昌,正月十五晚上,当人们高举着自己所扎的灯笼在村里绕一圈,挂到村里的公庙时,尚未孕育的夫妇就要前去抢得已孕育孩子的父母所扎的灯笼,求得来年能够有孩子。待来年如愿生了孩子之后,自己也要扎灯笼挂到村里的公庙,进行还愿,而这时,别的没有生育的夫妇就可以进行“抢灯裘”的活动了。

万宁

“海南龙乡”元宵灯会大舞龙

  “元宵灯会”是万宁市传统的元宵佳节的节目,人们在灯会上可以观赏到各式各样的花灯,如十八罗汉、雄鸡起舞、观音座莲孔雀开屏等,同时更能欣赏到精彩的舞龙表演。每年的万宁元宵灯会上,总有两条长达几十米的巨龙翻飞。

小编吐血整理完这些,

自己也大开眼界了呢

作为一名海南人,

上面这些春节习俗你知道吗?

春节的意义是代表团圆,

祝大家新年快乐,团团圆圆。

(来源:南海网)

赞赏

长按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