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琼南地区人民是怎么过年的扫屋奉公
海南岛四面环海天朗气清,碧水环绕,自然朴实的热带风光清新怡人,非常适合休闲、度假、过冬。春节将近,很多朋友响应“就地过年”,开始筹划在海南过年。 海南人过年很热闹,习俗也与其他省市有所不同,不仅如此,琼南琼北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 请跟随记者了解 琼南地区人民是怎么过年的, 有哪些习俗。 ▼新 年 快 乐 扫净屋迎新春 立春过后,年已近。“做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了。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镇毛朋村,村民朱雯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她要在年三十前,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遍,贴上新的对联,迎接新春的到来。 按照琼南地区的习俗,这次大扫除要在立春之后,除夕之前进行。届时,家里的男女老少齐动手,拿着新买的扫把或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把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蜘蛛网等脏物清扫干净,还要清洗家具、衣被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在朱雯的家乡,人们在打扫完还会在屋外点几炷香,把旧一年的穷运、晦气通通送走。 做完大扫除,朱雯和家人开始上街置办年货。过年是更换碗筷、桌凳的 时机,有需要更换的家具、厨具、电器,也会在这几天陆续购买,只为让“年”由里到外焕然一新。 当然,在朱雯一家的购物清单里必不可少的还有对联。每年的年三十,家里的男人会起个大早,吃完早餐就分成几波忙碌起来,有的杀鸡杀鸭,有的带着家里的男孩撕下旧的对联,贴上新的对联,米缸、厨房、猪栏等也要贴上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美味佳肴等字样的利是,寓意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做完这些之后,朱雯的爸爸会在家门口挂上“四菱草”,这是保亭黎族的一种习俗。相传保亭有一种叫“杂赞”的怪兽在过年时会出来伤人,而“四菱草”能驱赶“杂赞”,保护人们平安。 琼南地区有些市县,还会在年三十这天清洗神桌和八仙桌,香炉也要打扫干净换上新土。 年的仪式感,从备年货开始 “鸡,一冰箱的鸡。要是每只鸡标上编号,除夕、初一、初二……一直到十五还吃不完的那种。”自小就去英国留学的海南姑娘阿屋,回到家乡多年,说起海南人对吃鸡的热情,依然是“大跌眼镜”的不可置信,“每顿饭都会有白斩鸡。我也说不上来有什么讲究,但这就是我们过年的仪式感。” 相比之下,土生土长的三亚港门姑娘麦麦就淡定多了。“米花糖(糖贡)、油枣(甜咸味京果)、月半(酥饺)、瓜子、糖果、蛋散(蝴蝶结)、汤圆(初一早上必吃,寓意一年甜甜蜜蜜)……你懂的哈,过年嘛,嘴不能停。” ▲市民在购买年货。 “过年要有马鲛鱼。香煎,打边炉,煲五花腩肉,没有马鲛鱼不行。”丹州村的小达姑娘接上了话头,“我们家初一要打边炉,以鸡和马鲛鱼为主,当天再买一些海鲜。” “腊月廿六,姐姐陪妈妈出门,买回来两只鸡、一箱马鲛鱼、一些猪肉牛肉,还有两大桶山兰酒;我在网店上买了些花生饼、糖贡、京果、蛋散,让水果店配送了柑橘、柚子、车厘子;朋友送来了家里做的红糖年糕……有了这些,年的仪式感、乡土味就都有了。”说起今年的年货置办,月川社区的阿花喜笑盈盈。 置办年货,不光是“进口货”,还有“让人好看”“祝福吉祥”的“好运工程”。 买对联,买福字,买红包(利是封),买大红灯笼,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年货。 留在三亚过年的广西妹子阿燕,早早添置了新衣新裤新鞋。“买了两件红色系的polo衫,过年嘛,图个喜气,到时候给家里人视频拜年,穿红的才吉祥如意。” 逛花市买花是何女士每年置办年货的重头戏,蔷薇、热带兰、蟹爪兰、水仙花、红掌……金桔和发财树上还挂满了利是封……不光装点家里,经营的餐饮店也被摆饰得花团锦簇。 “现在物资丰富、流通便利,平时的吃穿用和过年没什么区别。但是有些东西,就是要过年的时候用上才最有寓意,过年的时候吃上才最是香甜。”忙着置办年货的人们说。 “奉公”是过年的头等大事 “奉公”即为祭祖,是乐东人过年的头等大事。除夕这一天,我爸会起个大早,杀鸡,然后把鸡捆成跪拜的样子,等待入锅。 7时许,我妈会逐一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叫醒,然后开始一天的忙碌,扫地、备菜、贴对联……16时后,吉时一到,我爸便张罗着往祖厅的八仙桌上摆放完整熟鸡、炒猪肉、米饭、槟榔等,并在桌上陈列三盅茶五盅酒,点上香烛,开始“奉公”。“三茶”敬“天、地、人”三“才”,“五酒”求“福、禄、寿、财、丁”五“福”。 “奉公”时,乐东有些人家还有个习俗,家中的长子要在八仙桌旁为祖先斟茶倒酒,所以我长大些后,爷爷和爸爸总叫上我一起,他们完成首轮斟茶倒酒后,剩下的两轮便都交于我完成。 酒斟三次后,爷爷便带着我们这些子孙一起叩拜祖先,表达追思,祈求祖先保佑岁岁平安。叩拜完,我的弟弟们会围过来一起给祖先烧纸钱。随着“聚宝盆”里的火光熄灭,我妈从八仙桌上夹些饭菜,用红纸包裹住,连同一只旧鞋绑在事先准备好的旧扫帚上,远抛于大路口,谓之“送穷”。 待我妈跨出大门,我爸便从八仙桌上拿起杯酒酹祖先,大门处,那几位调皮的弟弟已迫不及待地点燃鞭炮。 一般“奉公”要等到全家人到齐,非常热闹。我二叔是个没有仪式感的人,但每年都不愿错过这个环节,他说,感觉错过了,这年过的就不圆满了。这或许就是海南人对落叶归根执着的原因吧。 “奉公”结束,便开始吃年饭。饭后,我爸又张罗着往八仙桌上摆放茶、果等,再次祭祖。这次祭祖,在乐东方言中称为“清公”,仪式前还要在神桌上摆上柚桔,寓意新年“又”获大“吉”大利。这些柚桔,要等到元宵节才能端下来。 此后,开年时、年初一、开“赤口”等,或女儿回家拜年时,我爸也会往八仙桌上给祖先敬献茶、果,并点放鞭炮。 变的年不变的年饭 4个多月前,家住三亚市吉阳区榕根社区的林二哥便为除夕的年饭做准备——买了十几只鸡养在村里妹妹家。待到过年时,鸡肉肥美结实。 ▲鸡是海南人年饭必不可少的主菜。 不同于外省人的年夜饭,海南人的年饭一般是傍晚时吃。祭祖结束,便开始吃年饭。大大小小全家人围成一桌,一桌不够围两桌……这一餐往往要吃上两三个小时,平时不喝酒的人此时也会倒上一杯抿上几口,只为添几分热闹。 白斩鸡是海南人年饭必不可少的主菜,且从未变过。这只鸡可能是刚刚从八仙桌上端下来的,吃了这只鸡寓意来年会风调雨顺。林二哥还会用鸡汤、鸡油煮制鸡饭,鸡饭配白斩鸡,味道更加清香爽口。通常除夕这天林二哥会杀上五六只鸡,除满足当天食用,还为年初一备用。 ▲马鲛鱼也是过年必备的年货之一。 除了白斩鸡,林二哥家的年饭还会有煎马鲛鱼,这鱼的份量要比平时多,以便有剩余到年初一,寓意“年年有余”。其他菜也要有吉祥寓意,如茄子(海南话谐音“行”,寓意一年比一年好)、芹菜(“芹”与“勤”谐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劳劳)、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韭菜(寓意长长久久)等,菜肴可谓丰盛。 菜端上桌,全家人依次入席,待林二哥先动筷后,大家便跟着吃了起来。一家人边吃边聊,小孩子讨论新衣、压岁钱,无心安坐饭桌;大人们聊着一年的酸甜苦辣,推杯换盏间已饮尽过往一年喜怒哀乐。 饭后,人不散,大家围坐在一起,或看春晚,或打牌。 那些年的守岁 还有一天辛丑牛年就来了。早在一个多星期前,家住陵水提蒙乡、今年57岁的翔哥就做了过年时的安排。作为一家之主的他,自10年前父亲故去后,每年“做年”都是他操持。谈起过去那些年的守岁,翔哥仿佛又回到了少年。 年三十一大早,家里就热闹起来。吃过早餐,我和弟弟妹妹负责打扫家里卫生,房屋虽然有些简陋甚至破败,但经过我们清洁,贴上年画、对联和福字后,整个家立刻显得喜庆起来。 ▲去年春节,一位市民在张贴对联。 母亲在厨房忙年饭,父亲在清洗“做年”用的器皿。我们贴好对联,年饭也做好了,祭拜过祖先后,大约下午1时,期待许久的年饭就开始了。 这顿年饭一般会吃上两三个小时。下午4时左右,收拾妥当后,母亲和妹妹再次把家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然后,大家洗头洗澡,要干干净净迎接年。 晚上,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小孩子的心也越来越激动。那时没有电视机,不能看春晚,年轻人没事出去转一下,但晚上9时是一定要回家的。这时,母亲在准备年初一“搬年货”的食材,有茄子、腐竹、金针菜、红扁豆、粉丝等。陵水人大年初一要“搬年货”,也叫“吃斋”,不用猪油煮,最多放一点点花生油,表示对祖先的敬畏。父亲就守在家里“续香”。“续香”是不能让香燃灭,香燃差不多时要赶快续上,寓意香火延续,人丁兴旺。“续香”时还要给祖先敬茶。 我们从外面看完热闹回来,就陪着父亲一起守岁。守岁时我们不敢多说话,也不敢大声说话,怕对祖先不敬,父亲会一再叮嘱我们,年初一说话要有禁忌。最禁忌的是大年初一一早起来,不能说“死”字,以及不吉利的话,如果不小心打破东西,立马要说“碎碎(岁岁)平安”。 我们一边吃着母亲做的点心,一边看父亲恭恭敬敬地“续香”。当零时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开心地大声跟父母道“恭喜发财”,父母会笑着回“大吉大利”。 然后,父母让我们去睡觉,想着明天早上起来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拿,便喜滋滋地满怀期待地睡觉去了。 带着槟榔去拜年 经纬是大三学生,家住陵水县城。今年,他和同学已经约好了,年初一还是和往年一样,去各个同学家“走一圈”。 经纬说的“走一圈”是一个同学去 个同学家拜年,然后两个人又去第二个同学家,再后来三个人又去下一个同学家……到 所有同学家都拜过年了他们才一起去活动。 “走一圈”可不是随便走的,要带上槟榔给同学的父母长辈拜年。在陵水,拜年可以不带水果、点心,但唯独不能不带槟榔。 陵水人爱吃槟榔,对槟榔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槟榔是陵水人祭祀、婚姻、社交和拜年的必备品,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传承下来。红白事一定要有槟榔,像订婚这种人生大事不说订婚,叫“挑槟榔”,可见槟榔的作用多大;陵水人认为“客不至茶,唯以槟榔为礼”。在他们看来,槟榔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媒介。给长辈递上一块槟榔,是表恭敬,是一种礼貌;给客人递上一块槟榔,是表欢迎,是一种热情;给朋友递上一块槟榔,是表亲近,是一种友情。甚至给不认识的人递上一块槟榔,就成了熟人;向别人道歉时递上一块槟榔,也许就能冰释前嫌…… 过年期间,陵水人的年货里槟榔是“硬货”,是不能缺少的。拜年不带槟榔就不算是真正的拜年,如果小辈不用槟榔跟长辈拜年,长辈可以“理直气壮”不给红包。槟榔多少无所谓,但至少要两块,还能重复使用。像经纬他们,两块槟榔就可以“走一圈”。 拜年时,小辈双手捧上两块槟榔,嘴里说“恭喜发财”,寓意送来福气,送来财气,送来和气,预示一年丰衣足食,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那些过年的“禁忌” 琼南地区过年的禁忌不少。大年初一,尤其多。不能扫地、不能相骂和打架、不能打碎器皿、不准杀生、不准出远门、不能洗衣服、忌借钱和讨债等。 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品尝糖贡、瓜子、香茗,既温馨又热闹。拜年也仅限于左邻右舍或同村兄弟叔侄。拜年时,彼此向对方说“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需要注意的是,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要等到初二(这一习俗现在已逐渐被淡化,有些地方女儿初一就回娘家拜年)。 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这一天,家里人要尽量在家,接受拜贺。岳父岳母得准备丰盛的筵席宴之,下午女儿女婿走时,还得给用红纸包的糖果、年糕等做“迎路”(相当于手信)。 年初三,家里的老人会叮嘱别出门,因为是“破嘴日”,也叫开“赤口”之日。这一天不宜出门,以免被人说到不好的话,不过现在此风气已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这一天,有不少人家会在门口贴上“赤口”,祈求新的一年不招口舌,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年初四,禁忌相对较少,也就这几项:忌出远门、忌摔坏东西、忌吵架……说来所求无非和谐之美。 年初五俗称破五,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初五这天要迎财神,开市贸易。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不过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在初七或十五元宵后开市。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张慧膑吴英模袁燕黎家璇/文陈聪聪/图 编辑:法惠梁秋枫 往期精彩回顾 *策:摩托车上牌 中招分数线 县一小报名 自建房新*策 实用:健康码 注册公司 家*服务 落户 学区 居住证 过海 旅游:尖峰岭 莺歌海盐场 毛公山 佳西 龙殿 龙沐湾 14处露营点 美食:*流老鸭 水糕虾饼 莺歌海小吃 鸡仔蛋 黎苗美食 十大民居 十大民居 习俗:三月三 *流花灯 端午节 春节 清明节 莺歌海龙舟 历史:乐东村名来源 老建筑 地名 起源 招生:*流筑英学校 金话筒艺术中心 天天跆拳道 ?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8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自助餐怎么吃回本多拿3种ldquo隐
- 下一篇文章: 恐怖,会吃死人的水果,可999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