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斤重耳环将耳垂拉裂到肩上,海南最后的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熟悉海南历史的人都知道,海南在古时候被称为儋耳,但只有很少人了解这个古名的意义。我曾经猜测,"儋"大概和"担"有相似之处,儋耳或许源自一种传说:海南岛上的先民耳朵异常长,长到可以搁在肩上。后来我得知,这种想法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关于海南黎族妇女的文章。初次见到“儋耳人”的画(Note:"画中"isalreadyinChinese,soitdoesnotneedtobechanged)那次,我去了位于海南中部的琼中县进行采访。琼中是黎族人聚居的地方,而黎族是海南岛上最古老的居民群体。在琼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姓王的中年画家,他是黎族人。老王的画室里堆满了他自己创作的油画,全部都是描绘黎族人生活的内容。在那一堆油画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名叫“儋耳”的人:她是一位老年妇女,脸上的皱纹清晰地勾勒出黎族人特有的面部纹身,而她的耳垂竟然真的搁在了肩上。老王解释说,那是因为长期佩戴耳环而被拉长了。老王家收藏着一副这样的耳环:由十三四个大小不一的银环组成,其中最小的环只有茶杯口那么大,最大的环可以套在头上;这些环还通过一个小银环串联起来,挂在耳垂上。每个耳环重约5斤,即使是最坚硬的耳朵也会被拉长! 年,一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的海南黎族妇女老王对周围的黎村非常了解。他表示,目前只剩下八九位长耳垂的老人,而且他们都已经年事已高。再过三五年,这些人一旦离世,“儋耳”将真正变成传说。在老王的安排下,我们决定去黎村看看这几位最后的“儋耳人”。在离开之前,老王建议我们最好多换一些零钱。当去看望那些特别困苦的老人时,可以给她们三五元钱,因为老王每次去都是这样做的。于是我去路边买了一堆饼干,并且顺便将一张百元钞票换成了一元和两元的零钱。 美国早期纪录片中的黎族妇女在拍摄时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我亲眼目睹儋耳,感到非常震惊。黎族人习惯于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不知经过多远的距离,最终望见远处一片茂密的槟榔树下,映衬着几座草棚。村子里十分宁静,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一些老人独自坐在茅棚前避开海南特有的强烈日光。至今,黎族人仍然保持着居住在草棚的习惯。老王带领我们逐家探望村子里贫穷的老人。他们的贫困状况超出了我们之前的想象。在他们的房子里,除了一个用三块石头垒成的灶和从梁上吊下来用于煮饭的瓦罐外,几乎一无所有。我把兑换的零钱交给了随行的一个女孩,她看到那些老人就不停地往他们手中塞钱。每一把钱也只有10到20块,但那些老人紧紧地攥住那些钱,双手上的青筋颤动不止。 现代黎族女性。终于见到了第一位“儋耳人”,一个名叫阿花的贫困老人独自生活。她的耳垂一眼就让人难以忘怀:起初,我误以为她左耳上戴着两颗耳坠,用长链子将它们一直延伸到肩膀上。仔细一看,那实际上不是耳坠,而是被撕裂的耳垂!我想,老人最开始在左耳上打了一个洞,挂上了重达5斤的耳环,但不久后,耳环拉扯着耳垂使其撕裂,所以她再次穿了一个洞,却再次撕裂了耳垂!拜访的另一位“儋耳人”,尽管耳垂没有撕裂,但也有一个指头大小的洞。老王请老人戴上他带来的那套耳环给我们拍照。看到耳环,老人的眼睛里立刻闪现笑意,还特意去茅棚里换上了一套黎族服装,然后正经八百地坐在自家门口,拉了拉衣裙,小心翼翼地把耳环挂在耳朵上,再将巨大的环向上托起,扣在自己头顶。面对我们的镜头,老人坦然地笑了。也许,那副久违的耳环让她回忆起逝去的青春岁月,想起了已经消失的古老习俗。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重温过去,最后一次佩戴耳环。无论那些耳环曾给她带来多少痛苦和美好,它们注定会在无情的时间中逐渐消逝,就像每个人的生命一样。世事常如此,美与痛纠缠不清,我们无法只要其中一面。 现在,印尼的达雅族人仍然保留着儋耳的传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tz/12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癌症高发,与吃脱不开关系5种致癌食物,
- 下一篇文章: 生活中常见的7个合法瘾品,前4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