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铭记恩师索延昌教诲,做真正中医人
索延昌先生已去世18年,至今先生的音容相貌仍常常呈现在眼前。我数十年不断受到索老的教诲,受益匪浅。值此先生诞辰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老师的敬意和缅怀。 索延昌(—年),满族,年毕业于施今墨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知名中医学家,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和施今墨学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60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索老勤求古训,精心研究,在内科疾病诊治中,尤其是对脾胃、肝胆等病证的治疗,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胃肠病治疗中,他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病,提出在临床辨证常规分型以外,应加强清热杀菌的观点。用药上,采用了有杀菌功效的生槟榔等药味,使临床有效率达到90%以上。在多年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实践中,他总结出“痰火”是发病的重要病因,治疗中应以降低血脂为主,酌情辅以活血通络药物,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索老被誉为京城名医“六君子”之一,还被农工民主党中央评选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模范”。 在临床实践的同时,索老还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他针对古代医学中“脾阴”学说论述较少的不足,提出了在胃阳、胃阴、脾阳、脾阴等方面应辨证区别用药的论点,并根据自己对胃肠病、肝胆病的治疗经验以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先后出版了《虚证论》和《新脾胃论》这两部学术专著。索老的学术专著受到中医界的专家的高度评价。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在为《虚证论》写的序言中指出,《虚证论》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中医理论,提出了百病乘虚而入,虚者正气必损,故须扶正以祛邪,驱邪以安正的论点。《虚证论》一书是继明代中医治虚专著《理虚元鉴》之后,更进一步对虚证进行深入探讨和全面论述的著作。索先生的《虚证论》和《新脾胃论》都已被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 在对近代中医学家业绩的整理和研究中,索老对清末宫廷御医的情况给予了特殊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13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因果的道理是什么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