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枯汤主治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
↑朱良春 为纪念国医大师朱良春百岁诞辰,特将老先生的奉献给广大的中医爱好者。 朱老先生的"仙枯汤"用治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慢性结肠炎等病,一般5~7帖即可見效。值得的一提的是,"仙桔汤"的拟订与药物组成,突破了千余年来"久病而虚,当以塞因塞用"的治则。因为患者痢下缠绵,时休时作,迭治不愈,即有久病而虚的一面,又有湿热之邪留恋的客观存在,非"塞因塞用"所能顾及,必须在清除湿热的基础上,运用健脾敛阴之法,方能相得益彰,这是朱老先生自拟"仙桔汤"治慢性痢疾,古训新知,融一炉冶为成功之处。 仙桔汤 仙鹤草30克、桔梗6克、 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 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 生白芍9克、炒槟榔10克、 甘草4克。 补脾敛阴,消化湿热。 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吋休,作则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一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二次服。 本方: 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 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 去:槟榔, 加:柴胡4·5克萆薢15克,秦艽9克; 腹痛甚者,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 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 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 去:木香、槟榔, 加:炙升麻4·5克、*参12克、炙*芪15克。 凡久泻证属脾肾阳虚或为肾阳不振者,则非本方适应证,当以附子理中或四神丸治之。 中医药治疗痢疾,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且疗效肯定,已为世人所公认。 中西医虽同有痢疾之名,但内客略有不同。西医所说的"痢疾",其诊断是建立在病因学基础上的,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和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而中医学所称的痢疾,是一种症状诊断,它包括临床上出现的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证候。因此,中医学的"痢疾"不仅包括了西医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痢疾病名在《内经》中称为"肠澼",如《素问·通许虚实论》中说:"肠澼下脓"等。至隋代(公元5一6世纪间)始称"痢疾",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中有专述痢疾的《痢疾诸候》章节,痢下"重者状如浓涕有血杂之";"轻者白脓上有赤膜薄血,状如鱼脂脑?"。在治疗上,历代医家皆强调了"新感而实者,当以塞因塞用"的准则。 此方由善平安收藏供参考。 欢迎各位读者,同道,老师分享,指正。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投稿建議請至: qq.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槟榔香初体验今天,你槟榔了吗
- 下一篇文章: 各地槟榔的奇葩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