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岁的袁先亮三年前从云南到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阳江农场承包种植香蕉,近日却因合同问题与工人产生纠纷,在黎母山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帮助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

“以前遇到矛盾纠纷不知道找谁,只能与工人软磨硬泡,耗时又费力。现在不同了,遇到问题能知道找司法所,找人民调解员,且解决的又快又好。“6月11日,首次体验专职人民调解员介入成功调解后,袁先亮向记者感慨到。

调解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1月,为补齐司法调解在村一级的短板,琼中县司法局统一选聘名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其中黎母山司法所就有19名,负责对全镇19个村(居)实行“一村(居)一专职人民调解员”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黎母山司法所共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43宗,司法确认20宗,调解成功率98%。此外,开展法治宣传2次,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8人次,最大程度地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解在基层,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成功调解后回访,当事人再次对专职人民调解员表示感谢记者高凌摄

全覆盖:村村都有专职人民调解员

“每个村(居)配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一对一地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工作,及时有效排查化解村级矛盾纠纷,打通调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着30多年基层调解工作经验的黎母山司法所所长王天忠介绍说,农村多是涉及邻里、婚姻家庭、债务、土地等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没有法律知识作基础,简单‘说和’很难让双方服气。因此,村级治理加强法律服务势在必行。

据介绍,19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中,有的曾是教师,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有良好群众基础和成熟调解经验的“农村乡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和事佬”这一共同的身份,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人们安定的生活环境。

今年36岁的万兆菊,是从贵州远嫁到大保村委会的外来媳妇,曾当过老师的她有着一副热心肠,每当看到村民因一些小矛盾吵得不得开交时,她经常上前劝解。今年1月,经过当地百姓的推荐和县司法局的考核后,万兆菊成为黎母山司法所19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之一,也是该村唯一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说话怎么拿捏语气,把握一个度,这也是调解成功的秘籍。”近半年来,通过多起矛盾纠纷的调解,万兆菊有了不少心得。

6月3日上午,万兆菊在村里开展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时接到村委会干部反应:加子村两兄弟因槟榔地问题引发家庭纠纷,双方剑拔弩张,矛盾一触即发,需要人民调解员介入调解。

万兆菊立即赶现场,经了解,王某两兄弟槟榔地因交界线问题,经常闹矛盾。日子久了,王某弟弟便心生不满,认为王某10棵槟榔越界了,就进行恶意破坏。因为此事,王某与其弟媳陈某现场争论了起来。

“都是兄弟,大家各让一步,这样破坏槟榔,到头来也是影响大家正常生产、收入,对谁都没有好处。”随后万兆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展开调解,很快王某与陈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除了每天安排2名到司法所值班,其他调解员都在村里进行走访排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王天忠告诉记者,以前仅靠司法所几个工作人员,很难第一时间有效解决村级矛盾纠纷,现在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了。

王天忠带领专职人民调解员现场调解记者高凌摄

专业化:2小时成功化解一起劳动合同纠纷

据了解,19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在日常工作中,既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各自负责村(居)分工排查,遇到突发的紧急纠纷,他们又会联合参与调解,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现在工人情绪都稳定吧,后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您再及时跟我沟通。”6月11日中午,顶着烈日,专职人民调解员陈时界、卓明宽再次来到阳江农场16队香蕉种植基地,对近期调解过的合同纠纷当事人袁先亮进行回访。

原来,5月23日早上9时许,黎母山司法所接到袁先亮电话称,他与工人李某夫妇因承包合同事宜引起争执,李某夫妇还砍倒了一棵香蕉树,需要黎母山司法所配合调解。于是,该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陈时界、卓明宽火速赶往现场。

当他们赶到香蕉基地时,刚走到园区,陈时界远远地就听到歇斯底里的吵架声。陈时界一个箭步冲到了双方当事人中间,赶紧把双方拉开,并和声细语地劝说,“咱们有话慢慢说,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现在是法治社会,靠拳脚说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李某夫妇告诉调解员,来香蕉基地承包管理时,袁先亮答应按照香蕉收成总数进行提成结算,现在打算提前辞职,双方因承包管理提成结算问题产生纠纷。得知他们的诉求后,陈时界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李某夫妇做思想工作。

通过反复多次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后,上午11时许,李某夫妇同意袁先亮现场以10万元现金一次性结清后期提成,双方解除《香蕉承包管理合同书》,双方握手言和,该矛盾纠纷至此圆满化解。

“那天还是周六,没想到人民调解员也没有休息,2个小时左右就快速帮我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不然就会直接影响种植基地正常生产工作。非常感谢他们!”袁先亮竖起大拇指说到。

专职人民调解员现场进行法治宣传记者高凌摄

接地气:调解成功率高获广泛认同

“专职人民调解员上岗后,迅速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迅速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他们进社区、走村组、入农户,做到了早发现、早介入、早预防。”王天忠介绍,近半年来,通过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力量,黎母山司法所成功调解纠纷43件,司法确认20宗,调解成功率98%。提高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影响力,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认同。

专职人民调解员回访了解种植基地生产情况记者高凌摄

据了解,推行专职人民调解员是琼中践行“枫桥经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的重要创新举措。特别是像黎母山这样偏远的农村地区,则优先选聘当地威望高、公道正派、明礼识事的“乡贤”或“五老”人员。

提起专职人民调解员李啟财,新林村委会的村民都不陌生。“是个热心肠,谁家有啥矛盾,他到那儿说和说和,很快就调解好了。”这是村民对他的评价。今年以来,李啟财凭借在村里多年的威望和影响力,近期几宗村民与采砂场施工方矛盾纠纷在他的介入下,都一一成功化解了。

为确保调解员队伍质量,琼中实施专职人民调解员集中岗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各乡镇司法所定期开展实践业务交流、案例评析、现场观摩、实训演练等活动,提高专职人民调解员化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王天忠表示,黎母山司法所将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熟悉业务、接地气的人民调解员队伍,调解服务群众,打通农村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记者张星李传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