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上坚靠芋头发家致富,销售额高达一亿元,
彭上坚从小学习优异,考上了县重点高中。15岁那年,因为家中无力同时负担他和姐姐的学费,他便主动提出辍学,跟着亲戚一起走南闯北跑业务。 无意间,他发现外国很多商人需要大量的芋头,就将家乡没人要的芋头加工成了财富,卖出了国。 后来他将芋头进行了简单的粗加工,把一斤的价格从一毛提升至一元,还从芋头身上赚到了三份钱。 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年财富累积破千万,年,销售额高达一亿元,加工芋头产品吨,带动当地多户种植户一起致富。 讲述三农致富能手创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经验。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能手带你一起走进,“芋”上财富的彭上坚。 彭上坚出生在广西贺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是勤劳本分的农户,主要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男孩小时候就知道家里贫困,7岁时会帮父母做饭,砍柴,喂猪。在劳作的过程中,他的手上和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伤疤。 正是因为家庭贫穷的状况,让他深刻意识到读书非常重要,想要通过学习博得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改变家庭状况。 在学校的彭上坚刻苦努力,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述知识点,放学回家之后还会拿出课本一遍遍温习。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还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可在15岁那年,一件事情改变了他读书的命运。 在彭上坚刚上高中时,姐姐也考上了卫校,当时父亲每个月只能赚18元,卫校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十分高昂,一年都需要几千元。 父母虽然没有告诉姐弟俩说只能供一个人上学,但彭上坚和姐姐知道,必须有一个人主动放弃读书这条道路。 姐姐哭了一晚上,少年听着姐姐的哭声,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辍学打工。 他知道如果姐姐不读书,那么她以后的人生无非就是早早嫁人。作为家中的男孩子,他有必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并且出去闯一闯,没准就会拼出一番天地。 彭上坚离开了学校,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他在广州,主要是和一个亲戚一起做农产品批发的业务。 跟在亲戚后面学了三年之后,在18岁那一年,他决定独立单干。上坚是一位能吃苦、肯干活的勤劳男子。 他在全国多个城市辗转卖农产品,因为见多识广,加上头脑灵活,所以生意干的还不错。 在卖农产品期间,他发现自己家乡的芋头陷入了困境中。贺州一直以来都是香芋种植的主要区域,当地所产香芋是个头较大的槟榔芋,口感细腻,香甜可口。 市场上对贺州香芋的大小和外表都有极高的要求,必须没有任何瑕疵和疤痕,个头也要大。 然而,当地的农户没有经受专门的训练,种植和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地里长出来的香芋有大有小,破皮的也很多。 每年都会有成堆的芋头卖不出去,这些芋头即使扔在路上也没人捡,喂鸡喂猪更没人要。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彭上坚知道个头小,表面有瑕疵的芋头,其实和大芋头口感一样,切开来内里也是完好的。他想要解决家乡瑕疵芋头卖不出去的难题。 一次无意间,他看见有位越南商人收购那些没人要的芋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询问了商人收购这些芋头干什么。 外商告诉他这些芋头可以加工成芋头条和芋头块,在越南市场上很受欢迎,他们收购芋头过程中不会管表面是否有瑕疵和个头的大小。 彭上坚觉得家乡的芋头有出路了,背着一袋芋头,带给越南商人。外商品尝之后,发现贺州的香芋口感更佳,决定与彭上坚合作。 于是,他便在家乡干起了收购芋头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年。但作为中间商的他,每天忙东忙西,也没赚到什么大钱。 年,彭上坚建了一个小加工厂,主要是对芋头进行削皮,切块,切条的简单处理。 芋头从一斤一毛的利润升至一斤一元,提高了十倍。他还发展了其他国外客户,将生意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规范芋头的种植,年,小伙子成立了合作社,不仅提高了香芋的产量,质量也做到了最好。 年,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万,之后的发展速度简直就是开挂,年赚取了万,在年累计收入突破千万。 彭上坚眼光长远,看到芋头加工产品在外国卖的那么好,他觉得国内的芋头产品也会发展起来,便将市场转到国内。 他上门与人谈合作,但很多商家觉得他家加工出来的芋头条和芋头块儿大小规模不一致,拿出去卖不美观,并且害怕冷冻过后的芋头口感没有新鲜的芋头那么好,所以纷纷拒绝与他合作。 尽管遭受了如此大的打击,彭上坚却没有退缩,将加工后的芋头免费送到合作方的手中,让他们自己品尝冷冻之后的芋头和新鲜芋头有什么不同。 合作商尝过之后,觉得口感上没什么不一样,同时,他还告知合作方可以按照他们的规格将芋头切成想要的模样,这样会减轻饭店厨师备菜的压力。于是,很多人和他达成了长期合作。 生意一直蒸蒸日上,但彭上坚居安思危,觉得初加工的方式在市场上竞争力太小,想要转入到精细加工行业。 广西有一道名菜叫做香芋扣肉,两广地区很多人在办宴席的时候都会做这道菜。 他就将眼光瞄准到这道常见的宴席菜上,用七两芋头七两猪肉做成了一盘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一份可以卖到38元。他还将切块之后剩余的芋头材料加工成芋泥,芋圆。 近些年,由于消费者对奶茶的需求增加,所以他的芋圆、芋泥可以直接供应到奶茶店,一公斤能卖到15元。 头脑灵活的他还将芋头皮加工成饲料,就这样一个芋头,在他的手上能赚到三份钱。 年疫情期间,彭上坚发现家乡的蔬菜严重滞销。为了帮助家乡父老乡亲,他提出可以帮忙加工冷冻,卖到国外市场。这让他赚到了另一笔财富,深受当地菜农的爱戴。 现在,他要在芋头上赚自己的第四份钱,将芋头种植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将芋头的价值开发到最大。 年,彭上坚加工了芋头吨,带动了多人就业,当地有多户农户和他一起发家致富,他的年销售额达到一个亿。 命运给彭上坚以坎坷,但他用奋斗给出了最好的答卷。在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他满怀着对生活的信心,每天充满干劲,走南闯北跑业务。 虽然是在无意间发现了财富的机遇,可他敏锐的眼光告诉我们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没人要的芋头,能在他手上逆袭化为赚四份钱的摇钱树。 他在饱尝生活的艰辛后,通过自身走出了一条财富之路,将家乡的芋头成功卖到国外,成为当地致富的领头羊。看了芋头达人彭上坚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2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很多癌症都是吃出来的,牢记这4句话,别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