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里藏着这间连招牌都没有的芋包店,熟
治疗白癜风 的中药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3.html 随着大学路沙坡尾这一片的日益繁华, 新兴的小店越来越多,大家可能注意不到公交站旁 有这样一个小摊,但你一定会被芋包的香气吸引,忍不住想在上公交前来一个解解馋。 大学路71号的故事 一年前的小探就是被这样的味道吸引 把持不住 -- 当时门口坐着一个年近七旬的奶奶, 悠闲晒着太阳, 时不时从保温箱里拿出热气腾腾的东西来。 最早小探还以为是奶奶做给自己家人的。 哎~这芋头和肉味的香气也太诱惑人了吧? 吃货的小探鼓起勇气问了是否能买奶奶笑了笑说,这就是做来卖的, 只是每次新蒸出来就卖没了, 一笼新的要出锅了。 不然你再等等?给你尝尝鲜。 -- 转眼一年过去,那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再到老地方,只见一位大哥。 奶奶去哪儿了? 原来奶奶年纪大了,做不动 由他的女婿,阮大哥接手了 阮大哥和他老婆世代都是沙坡尾渔民,从小青梅竹马。不论跟着父亲出海捕鱼,还是节日里的团聚。最想吃的就是家里做的芋包,挂念的是家的味道。 “丈母娘是我半个妈妈,这20年的摊子,是我和心爱的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如果让这个味道消失在世界上很可惜。” “诶~刚好新的一笼熟了,你要不要来一个,给你尝尝鲜。”这话,不禁让我想到一年前的场景,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手作美食 刚出炉的热腾腾芋包,小探迫不及待地上手要抓,夭寿,烫得差点丢开,还是受不了诱惑咬了很大一口。 嗯!还是那个味道。 这芋包跟其他家不太一样,外层不是芋泥,而是一丝丝磨出的芋条。 穿越过扎实的芋丝,才可以品尝到饱满的内馅,除了有葱、笋、肉,还加了白地瓜增加口感,再搭配自己炸的酥香油葱,简直美味。 阮大哥很认真地说,不要小看每个步骤,包括油葱也要适当火候,芋头是槟榔芋,这笋是从三明买来的当季冬笋,而肉也是精选的大腿肉。 “经常有人问我秘诀,其实没什么秘诀,就是用料实在。” (一个奶奶在等新鲜出炉的芋包,听说是孙子的 ) 错过了20分钟一次的开锅也没关系,阮大哥会趁热一个个放在保温箱里,有人需要再拿出来,保证每个芋包热滚滚。 他家还有鱼丸,鱼粿。阮大哥之前是渔民很懂鱼,提前去渔港挑选最鲜活的马加鱼,不加硼砂防腐剂,前一天加调味剁泥,第二天现捏现卖。好奇宝宝小探买了回家煮看看。 鱼丸汤 开水煮开,放进鱼丸,加上盐和香葱添味即可。丸子不是特别脆,但细腻Q弹,鱼鲜味在咀嚼后迸发,一吃就知道不是鸡精味精能添加出来的。 炒鱼粿 已蒸好的,鱼粿切片,配以青椒红椒,再放一些酱油增加色泽,原汁原味,爽口香滑。 甜粿,炸五香预订的人也很多。 手艺的传承 探:是否会一直做下去? 阮:会啊,看大家吃芋包的幸福样子就很开心,还有专程从香港澳门等地来买的,让我很感动。现在市面上号称古早味的很多,真正做传统手艺的少,我的努力大家看得到。顾客的肯定,就是我做下去的动力。 探:这么多年,没想过给摊位取个名字吗? 阮:我妈做的芋包邻里都知道,她文化也没那么高,取名字麻烦。而且大家记得大学路71号,中华儿女美术馆这个站牌,也是我们的店名。像等完公交,随手从亲戚那里带着伴手礼回家一样的心情。 奶奶磕着瓜子,用本地口音告诉我, 退休后,为了贴补家用卖起了芋包。没想到街坊邻里那么喜欢,一天没做就来问,所以就一直做着。做芋包复杂,利润低,女婿肯学会做,她很欣慰。 “这手艺是我妈妈传给我的,这么多年经验,我最清楚什么材料,放多少 吃。” 岁月神偷 我想奶奶这几十年的记忆 全在这芋包里了吧,在这公交站旁看着孩子结婚生子,看着人来人来,面对着沙坡尾的岁月沧桑。 如今阮大哥,一个男子汉,用铁汉的柔情,接替她曾经的位置, 做着她毕生的手艺,用他的眼睛看着街道的历史变迁 传承着她对技艺的专注, 对子女的爱,对岁月的情。 如果说夏天冰淇淋是必需品 那么冬日寒冷的街头,一个热腾腾的芋包便是温暖的来源。 去上班的路上, 在等公交的无聊时光 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来找阮大哥他在大学路71号等你 用芋头最原始的松软 和满满的馅料 给你一冬天满满的温情... 小探贴士 出摊时间:8:00(个售完为止) 芋包价格:5元小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0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样记忆ldquo药对rdquo
- 下一篇文章: 山东农家小奶芋,50项0农残检测皮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