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顺德结婚,大家想到的 个是不是穿金戴银……多到差不多压垮脖子?

还是不用收红包?

来自外地的小编 次听到这个习俗是这样的……

年回到家里后是这样的

如果对顺德婚俗只是了解这些,那小编想说真是忒俗

顺德结婚过去还有这些习俗,顺德本地人都未必清楚!!

一、女方“吃槟榔”,意为同意

过去,男家在大婚前须送“饼饵、槟榔、扶留、茶叶、芝麻、布匹”等给女方,名为“过礼”。

当然现在男家大婚需要房子车子和票子。

男家也需为小舅子、小姨子买“舅子鞋”、“姨子裙”,不过,现在此风似乎难寻。女家则用“冠履、巾扇”作答,名为“回盆”。 

女家接受了礼品,俗称“吃槟榔”,也就是全方位认可这段婚姻,想再反悔,九牛难挽,槟榔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至于扶留,则是一种藤蔓树叶,人们吃槟榔时多将槟榔果肉切碎,拌以牡蛎灰,包以扶留叶中并食,人吃后多醺醺微醉,飘飘欲仙,海南人尤其喜爱,苏东坡曾有“红潮登颊醉槟榔”描述其事。

  

“阿侬平昔少熏香,爱染唇红衬艳妆,花恐闻香都损肺,买花钱转买槟榔”。槟榔汁红,轻点双唇,如胭脂淡染,媚人悦己,别有意趣。它能入选聘礼,确也顺理成章。 

二、大礼必有鹅和酒,名为“担花烛酒”

大婚前,男家托媒人将首饰、衣物、礼饼、拜帖、聘金送至女家,俗称“过大礼”。其中,鹅和酒尤为重要,名为“担花烛酒”。中国古代婚礼中有“奠雁之礼”,因雁必双飞,永不离舍,且雁为候鸟,准时来去,不失其节,喻不夺女时。此外,雁为随阳候鸟,飞成行,止成列,喻妻从夫,长幼序,不相逾,再加上大雁择偶专一,喻男子不再偶娶。小小鸿雁,含义繁多,寄托深远。昔日“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受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人”。不过,顺德古代鸿雁难觅,人们便以鹅代雁,因此,顺德古代也有诗歌叙述此事:迎亲舒雁取雍和,双宿双飞讵在多,翻笑九江隆礼仪,一坛美酒一肥鹅。女家收到礼物后,将礼饼分送亲戚街坊,以告喻女子将出嫁,且将喜庆分享乡邻。礼饼一般由男方父母或将婚男子一担担送到女家,在搬运过程中不得中途放下,以示一切顺利,始终如一。昔日一担礼饼一百斤,一斤又分四头或八头,所谓“四头”即一斤四个大饼,“八头”即一斤八个小饼,个中人一听,就知饼数多少。派饼时,必用双数,以喻好事成双,越亲越多饼也越重。人们可从一个礼饼身上就获知出嫁女方与自己的关系与疏亲。如今的嫁女饼,更为精美,不过,人们可能并不知道,龙凤礼饼当年只是光秃秃一个个摆在大箱里,让搬运工赤手空拳一个个用手搬来搬去,极不卫生雅观。

 民国时期,顺德人梁澄川在香港开设茶楼的老板从中秋礼饼包装中得到灵感,随后制作了大批五彩精美纸盒,一个纸盒装四个礼饼,雅致卫生。他还特设一些吉祥名目,如莲蓉酥称“如意酥”、红绫酥称“吉祥酥”、合桃酥则称“早子酥”,让人们在一种祥和喜庆和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气氛中尽情挑选,直到如今,香港和珠三角一带的龙凤礼饼采用精美纸盒包装。梁澄川的创意摆脱了龙凤礼饼那种虽隆重但土气的弊端,融入现代消费元素,人们深觉其佳,至今沿用不断。

来源:顺德城市网

顺德城市网原创新闻,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图片水印,标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