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人摔倒,你扶不扶?

当这个假设性的问题真的在你身边发生时,你会怎么做?

3月3日,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就是和平镇堑对村的劳寿坤。

当天下午,一位7旬老人因摔倒受伤,在马路上拦车求救,劳寿坤在从营根忙完工作后回家途中看到,立即打和救助。

00:26劳寿坤拨打救助电话后,老人被及时抬上了救护车(00:26)

情况是这样的:

这位老人在位于马路旁边的槟榔园里干农活,不小心被草拌倒。

“当摔倒后我就感觉到脚很痛,一下子动不了的那种,我就知道不是骨断就是骨裂了。”老人在回忆摔倒时说。

据老人回忆,摔倒后,因为身上没有手机打电话求救,而且槟榔园与马路间是一个有着20多米高的陡坡,尝试喊话求救,但过往车辆和人难以听到,走路回家,距离也不近,那也是难上加难,最后,老人只能抓起一根树枝当拐杖,忍着痛、冒着汗,拼尽全力慢慢地一步一步往马路上爬,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爬上来。

“当时爬上路边,我看到有车辆开过,就伸手去拦,只想有人帮忙打电话给。”老人说,当时拦好几辆车都没人停下来,于是又拄着树枝慢慢地走到马路中间,只想这样能够引起过往的车辆和人注意,并给予帮助,期间也有一些车辆开过,但是没有人停下来帮助他。老人也不因此而放弃,继续拦车。

下午4点半左右,劳寿坤开车即将经过时,看到老人在前方路中间坐着并伸手拦他的车,劳寿坤低速靠近一看,老人脸色苍白,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打湿,还粘有泥土,戴草帽,穿水鞋,身旁还有一根树枝,老人在伸手拦他的车时,嘴巴还在说着什么。

见状,劳寿坤立马把车停靠路边,下来询问老人情况。

“我摔倒,脚很痛,帮我打。”老人看到劳寿坤,吃力地说着。

于是劳寿坤立马打和,之后慢慢的扶着老人走到路边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劳寿坤从车上拿水给老人喝,待老人慢慢缓过来时,陪老人聊天,在聊天中老人连声致谢。

“我跟老大爷聊干活儿的事,聊他家里人,老大爷只记得他老婆的电话。”劳寿坤说,担心老人害怕,就陪老人聊天,安慰老人,同时打电话给他老伴。

大概过了10多分钟,和相继赶到。在帮忙医护人员一起把老人抬上救护车后,劳寿坤才驱车回家。

劳寿坤,一位“90后”的年轻小伙子,自从中专毕业后,一直努力在外打拼,现在琼中县城经营一家汽车修理厂。当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笑着说,“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这只是举手之劳”。

短评:在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只要人人都乐于助人、人人都做个文明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城市才会变得更加的文明、更加的美丽、更加的和谐。

记者:王丽娟彭彬彬

来源:琼中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1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