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目前,禁止槟榔销售的地方越来越多。有人说嚼槟榔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几千年了,为什么今天来禁?实际上,南宋时期的进士、静江府(即今桂林)的通判周去非在其著作《岭外代答·食槟榔》中就有了描述。译成白话文如下:

从福建到四川和广东、广西,都有嚼槟榔的人。客人来了,不敬茶,只是拿出槟榔待客作为礼节。

槟榔食用的方法是,用刀像切瓜一样砍成许多小块,再用水调和一点点蚬子壳磨成的粉末放在篓叶(一种胡椒属攀援藤本植物)上,然后,用篓叶包着槟榔放入口中咀嚼。刚嚼时,要将最初的那口红色的汁水吐掉,然后吃其余槟榔汁。不一会,脸色就变成潮红色了,所以,诗人就有了“醉槟榔”的诗句。在没有蚬子壳粉的时候,就用石灰替代;在没有篓叶的时候,就用蒌藤替代。广州人制作槟榔时,又加进了丁香、桂花、三赖子等香药,称为“香药槟榔”。

嚼槟榔的风气在广州最为严重,不论贫穷富贵、男女老少,从早到晚,宁愿不吃饭,只要有槟榔嚼就满足了。富贵人家用银做的盘子盛放槟榔,而贫穷人家也用锡做盘子盛放。白天端着盘子不停地嚼,晚上则把盘子放在枕头旁,想嚼了就嚼。经济条件处于中、下等的老百姓,一天要花费上百钱在槟榔上。有人嘲笑广州人说:“路上行人的口就像羊的口一样。”意思是,嚼槟榔时用篓叶夹杂着,就像整天给羊喂饲料一样。将嚼槟榔人的样子描绘得淋漓尽致。每每遇到人,都是黑牙齿红嘴唇的;如果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则红色的槟榔渣吐得满地都是,实在令人厌恶。

宾馆客栈接待的有身份的客人,常常随身带着个小匣子,像是用银子打造的,匣子分为三格:一格用来装篓叶,一格用来装蚬子壳粉,还有一格是装槟榔的。从交趾国(今越南)来的使者也嚼槟榔。

问了问那些嚼槟榔的人:“为什么对槟榔酷爱到这种程度?”回答说:“辟湿热瘴气,下气,消化食物。嚼久了,就一刻也离不开;不嚼,口舌就无味,身上的气息就浑浊、肮脏。”曾与一个医生讨论其原因,医生说:“槟榔能降气,也能耗气。肺为气府,在膈上,像华盖来掩盖腹部的垃圾。长期食用槟榔,那么肺会萎缩而不能掩盖,所以秽气上升就会表现在脸颊之间,经常想要用嚼槟榔来降浊气。对于辟湿热瘴气,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身上有湿热瘴气的状况,并不是不吃槟榔的缘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1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