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照片,登上了《广西日报》,让读者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与甜蜜。

摄影/陶彩忠

近年来,我县实施月柿、石崖茶、茨菰、大水李等十大传统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并通过“*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电商扶贫”模式,打通农产品销售“ 一公里”,使种养户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以上,全县多户贫困户依靠特色种养脱贫致富。

这些年复一年为平乐吃货带来美好体验,为劳动者带来收入的土特产,它们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就让小布来与大家慢慢讲讲吧~

鹅蛋梨

“赛雪梨”

产地:同安等镇(乡)

收获季节:秋

口感

果实肥大、肉厚核小、肉质嫩白细腻、香甜多汁、味道甘蜜,素有“赛雪梨”之称。

过去

鹅蛋梨系由同安镇永福自然村李连明于30年代从外地引进种植。解放初期,平乐人想吃到鹅蛋梨很难,因为当时只有15户种植,面积仅10亩。

石崖茶

民间“仙茶”

产地:青龙、阳安、源头、二塘、

桥亭和大发等乡(镇)

收获季节:春

口感

香气浓郁、清澈翠绿、入口先觉微清苦,旋即甘甜沁喉,止渴生津,回味持久,令人心旷神怡,色味与“龙井”相似,富含*铜、茶多酚、 酸及野生生物碱等元素,在民间,有“仙茶”之称。

过去

野生石崖茶历来被平乐人当做珍贵礼物馈赠亲友。年春,石崖茶繁殖在平乐县青龙乡大冲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向规模种植、提高茶叶品质和探索茶叶加工、包装、宣传营销之路。

大水李

“果大水又多”

产地:同安等镇(乡)

收获季节:夏

口感

肉厚核小、细嫩脆口、汁多味甜,有机酸成分少。

过去

大水李为大里村李连同、李秀知于20年代首先从外地引进种植。解放初期同安镇大里村只有35户农民种植,几十年间大水李种植之路几经波折,在平乐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柿饼

甜蜜

产地:二塘、张家、同安、沙子

桥亭、大发等镇(乡)

收获季节:冬

口感

品质透明细腻,霜白味甘,富有弹性,色、香、味、形俱佳。

过去

平乐种植柿树已有年历史,早在民国24年,县柿饼出口量已达53.6吨。现今柿饼已是冬季平乐人送礼的必备佳品。

槟榔芋

“皇室贡品”

产地:源头、青龙等镇(乡)

收获季节:秋

口感

纹棕色致密,粉松而不粘,气香。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

过去

清朝年间,槟榔芋被列为大清贡品,因而享有“皇室贡品”之称。

茨菰

“软白玉”

产地:青龙、张家、

同安、桥亭等乡(镇)

收获季节:冬

口感

个体特大、质地细软粉甜,淀粉含量比芋头多一倍,蛋白质含量多2~3倍,有“软白玉”的美称。

过去

年以前,全县年平均种植在亩左右,8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增加了9倍,从此被当做上品蔬菜久种不衰。

平乐渐入初冬

瓜果饱满,蔬菜满园

您若来我们的故乡

一定酒醉饭饱,不虚此行

摄影/闲猫

来源:平乐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1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