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http://m.39.net/pf/a_5231213.html

很遗憾,今天,汤姆·汉克斯夫妇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他也是首位公开自己确诊的好莱坞名人。

网友们除了对「阿甘」本人表示关心,

更多是替国外朋友们担心。

毕竟,有些国家,至今还在把疫情当感冒看待。

究其原因,要么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要么是低估了病*的威力。

当然,今天我们不想再科普病*的原理,这些咱们已经看很多了。

作为一个探究传统的媒体,「江湖不二」想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为你还原世界的真相

——其实疫情,是直到近年,才变得可防可控的。

在过去,先人们每6年就能碰上一次大瘟疫。这硬是把中国古代疫情史,逼成了一部大型的奇幻惊悚大戏。至于怎么个奇幻法呢,我们一一来看。由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有限,每当发生瘟疫时,大家总觉得是*神作祟。

于是就产生了魔幻的抗疫方式——拜瘟神。

要说民间最 的瘟神界扛把子,还数道教的五瘟神——

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这五位于隋唐年间,组团出道。

民间宣传照霸气侧漏。↓↓↓

到了明清时期,天花横行。

别管是庙堂之上的天子朝臣,还是巷陌之间的平头百姓,全都没跑。

于是民间开始流行拜「痘神」——求痘神大大留条活路。

痘神像

在「痘神」率先C位出道之后,

痘神家族中的「痘疹娘娘」「痘奶奶」「痘哥哥」也纷纷亮相。

其中「痘疹娘娘」还因参演了古代大型家庭伦理剧《红楼梦》,顺利出圈!

除了上面这个「拜瘟神」的骚操作之外,

古人还会扮成驱疫大boss「方相氏」,和瘟疫正面刚。

「方相氏」是古代民间信仰中的驱疫避邪之神。

它身披熊皮,四眼放光,执戈扬盾,威风凛凛,真·人见人怕,*见*哭。

为了驱赶瘟疫,古人会专门扮成方相氏的样子,大跳傩(nuó)舞。

所谓傩舞就跟民间「跳大神」差不多。

古人企图用这种「打不死你,就先虚张声势吓跑你」的朴素价值观,跟瘟疫死磕。

发展到后来,人、神、瘟疫之间的傩舞大赛,成了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跳傩舞是用狠招吓退瘟神,那充满仪式感地「送瘟神」,则是古人的怀柔*策。

——打我打不过,吓也吓不退,那恭恭敬敬把您送走还不成吗?

在四川南充地区,

流行着一种古老的节日叫做蛴蟆(qime)节。(川版方言读音)

节日目的是送走「蛴蟆瘟」。

在每年正月十四那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

举着「蛴蟆灯」,挥着火把,敲锣打鼓地,跟「蛴蟆瘟」saygoodbye。

蛴蟆瘟内心OS: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顺着古人的驱疫思路,咱们理一理便可以发现,

无论是拜瘟神、吓瘟神还是送瘟神,都是在意识形态上和瘟神作斗争。

但古人知道,光有意识形态不行,还得发挥实事求是的斗争精神——

对付瘟疫 的办法,就是吃药!

于是,「干了这碗大粪汤」的魔幻场景出现了。

你没看错,就是大粪汤,

它在中药界有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叫「金汁儿」。

你品,你细品。

屎可以入药,这是古代中医的一大执念。

屎不但可以入药,还可以诊断病情,这是古代中医的另一大执念。

于是在重视孝道的古代,父母得了瘟疫,子女就要亲自上阵尝屎。

并且,光尝不行,还得咂摸出滋味儿来,

滋味儿是甜是苦,就是患者病情的判断标准。

what???!

有没有觉得很shock?

虽然现代也谣言频出,但我们顶多是抢抢双*连、吃吃大蒜而已啊!

比喝大粪汤的魔幻程度低一个魔幻level的治疗方案是喝符水、吃五石散。

这些都是道士推荐的绝世妙方,最终解释权归道士。

反正治好了就是道士法力无边,妙手回春;

治不好就是病人造孽太多,时运所致。

相比于吃屎和喝符水,另一些民间秘方就显得理智多了。

湖南人爱吃槟榔,据说就跟瘟疫有关。

古代湖南发生大疫,死了不少人,唯独客居当地的海南人能躲过一劫。

怎么回事儿呢?湖南人觉得是因为海南人爱嚼槟榔,所以槟榔大法好,

于是也跟着嚼起了槟榔,此后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同样,两广人民爱喝凉茶也是如此。

古时候,广东广西等地,常年高温,又潮湿异常,是瘟疫诞生的温床。

为了对抗瘟疫,当地人研制出了中草药凉茶,清热解*又生津止渴。

果然↓

说到这,大家有没有觉得古人应对瘟疫的方式很魔幻、很神奇?!

在瘟疫之下,很多独特的文化和产物诞生了,有些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可是古代瘟疫的魔幻还不仅于此,

更魔幻的是,它甚至能影响一个朝廷的发展命脉!

清朝时期天花盛行,有学者推测,康熙的爹爹顺治帝死于天花。

而天花不但搞死了顺治,还把康熙顺利推上了皇位。

因为康熙得过天花,体内有抗体,以后不会再感染瘟疫,他当皇帝最保险!

让我们来看看康熙帝的画像,

康熙帝年轻时的画像,脸上有些肤色不均匀。

其实这个就是得天花的后遗症——破相。

老了之后,康熙帝的脸看起来白净多了,

这是因为宫廷画师给他做了PS美颜。

康熙美颜前vs康熙美颜后康熙十级美颜后

这么说来,天花或成清朝*局 的幕后推手!

可是这还没完,

古代瘟疫不仅能左右谁当皇帝,

还能影响一个朝代的战争、经济甚至国运。

有学者推测:

赤壁之战,曹操率20万大*南渡,愣是没干过仅有5万人的孙刘联*,

是因为瘟疫。

明朝末年,朝廷*势力锐减,没有干过民间起义*,最终亡国,

也是因为瘟疫。

不知道川建国同志知道这些,会不会瑟瑟发抖。

读到这你可能会想起那句话:

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 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搜集完这么多资料,现在我想反驳一下。

我们当然吸取了教训。

当时间的尺度拉开,我们会看到防疫手段的进步;

但我更想说的是,

关于「如何看待疫情」的观念变化。

回想一下,当我们面对疫情,

首先想到的是哪个人出了问题,是不是又吃了野味儿,

或者是哪个部门应对不利,而非甘愿接受天灾的设定。

这是过去的人不敢想象的。

当我们把疫情的爆发,自然地归因于人祸,而非天灾时

——这就是我们的进步!

但不幸的是,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在疫情之初并不上心的原因。

因此,我想告诉他们,不要觉得疫情天然可防可控,

那是我们的医务人员冒着感染风险、甚至献出生命,一点点抢救来的,

是我们的工人连夜复工,恢复物资生产,一箱箱赶出来的,

是我们自我隔离,延迟复工开学,一点点熬过来的。

瘟疫并不是自行变弱,可防可控的结果,是我们付出巨大努力换来的。所以,真的真的,请国外的朋友不要再掉以轻心。

抗疫的路还很长,我们不想再看到任何陪伴我们长大的人,因为确诊上热搜。

如果可以,希望下次见汤姆·汉克斯,是在他冲奥的电影里。

,我想送大家一句民间谚语,送给我们自己,也送给还在奋战的外国朋友们:

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

生于小寒、长于大寒

盛于立春、弱于雨水

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

你看,春天已经来了,

离疫情结束,不会远了。

协助创作:广白/温迪同学/歪森「春天来了,疫情结束也不远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