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西泽郎

年海南最美农民工——格西泽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草登乡尼斯村人,现任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助理,负责整个景区环境卫生及雨林苗寨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争先创优、时刻牢记*员身份责任。热爱民族文化,用舞蹈诠释苗家风情

执笔:余佩林

你曾是阿坝自由奔跑的藏族阿哥,

有舞得起锅庄的满腔热情,

也有拨动转经筒的低敛虔诚。

你看过草原的雄鹰是如何起飞,

听过最美的格桑花盛开的瞬息。

能否请你告诉我,

是什么让你离家而行,

背对着沉默的山水,一走千里。

是什么让你逐路探寻,

面对着陌生的江河,一留经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草原上的雏鹰在伸展幼嫩的双翅时,心中总是怀揣着征服远方的梦想,而那时的少年心中也有鹰击长空的展望。那年他背起行囊,将背影留给家乡。

年,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人组建了一支歌舞表演团队。一行人的足迹辗转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酒店、度假村,而漂泊的路途仿佛没有止境,他们始终没有找到愿意停留的地方,身边的风景总是一换再换,就这样持续了六年。

年,如今想起仍令人心有余悸的非典疫情在各地爆发。受此波及,大陆各地景区纷纷停业,而依托景区生存发展的歌舞团也遭遇了困境。一行人从山东聊城返回昆明调整,在等待中惶惶,不知非典的阴霾何时会散去。

而在那个时候,一位朋友打电话告知青年,海南并没有受到非典的影响。于是去海南的念头在青年心中如雨后春笋般一发不可收拾。他再一次踏上了南下的路途,那时的他以为这会是又一个短暂的停留地,不曾预测到后来的故事这么长。

一壶浊酒,甘为孺子牛

来到海南之后,青年继续走着歌舞表演的道路,进入到了当时的白石岭景区。在那段期间,原住民民俗表演深得人心,青年成为了其中一位卖力工作的演员。茹毛饮血的表演背后,改变已悄悄发生。

年,随着槟榔谷景区后山的开发,青年等一行七人带领着一帮云南籍员工在后山进行开荒建设。拾级而上,没有人能够数得清楚后山的观光车道上有多少条石,多少方砖,蜿蜒曲折的山道背后,曾经浸透了多少烈日灼灼下的汗水。每一片树叶的脉络、每一棵树苗的根须、每一朵含苞的花朵,都赖此浇灌,成长至今。

在槟榔谷的前进道路上,后山的开荒建设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中,青年所带领的开发小组为此贡献了近七成的力量,在这过程中,青年的领导才能也渐渐得以展现,许多跟随他来到景区的云南籍员工也在此扎根。

他不再是多年闯荡默默无闻的青年,景区中常常见到他忙碌的身影,而大家也渐渐知悉了他的名字——格西泽郎,在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扎西”。在藏语中,这代表着吉祥的寓意,如同景区打招呼的“波隆”一般,寄托着深厚的祝福。

秋池涨,思乡人不愿归

“景区的董事长、领导、每一位同事都对我很好。”这是格西泽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他的社交平台的昵称也总是一致的——感恩。云破日出,你是那道光束,感恩你指引了我流浪的归途。

如今的格西泽郎分管园林部、雨林部、环保服务部三大部门。这三个部门,工作环境相对较差,重活累活多,且员工年龄跨度大,年长人数多,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管理的不易度可见一斑。但在管理的过程中,格西泽郎一直用自己感恩的心态去感染自己的团队,并且十分重视与员工的沟通,以便及时解决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他总是笑容满面,他认为即便是领导,也万万不能有领导架子的,因为职务是公司给的,假如公司收回,领导其实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员工。“员工是最可爱的人,他们辛苦工作、甘于付出。如果我们将员工视作工具,员工就会把领导看作玩具。所以带团队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并以人为本地去带领大家。”

“思念故乡当然是有的,但槟榔谷已经成了我的家,我愿意并且希望能够一直留在这里。我 的心愿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里拥有自己的房子,把家人接过来,让子女在这里读书上学。”

感怀

如今你是槟榔谷笑容满面的扎西兄弟,

有下得了苦力的以身作则,

也有以人为本的带队意识。

你看过谷里的槟榔树是如何拔节,

听过火红的木棉花盛开的瞬息。

你告诉我,是逐梦让你离家而行,

走过山河大川,来到这里。

是槟榔谷让你停止探寻,

面对着淳朴的山谷,再不思归。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北京 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