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季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bdfjc/ 又是一年荔枝上市的时节,各个水果店、超市卖场都不约而同地把新鲜荔枝摆在了显眼的位置。虽然价格略高,但还是挡不住大家购买荔枝的热情,可见荔枝是多么深受大家的喜爱。剥开它那呈鲜红或紫红色有鳞斑状突起的果皮,里面的果肉晶莹剔透、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满口香甜的果汁,真是美味极了。 友情提醒:荔枝虽然美味且营养丰富,但因性热,多食易上火,有“一个荔枝三把火”之说,所以要适量哦。 荔枝,产于中国南方,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因为荔枝的保鲜期很短,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长一点。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更是详细地描述了荔枝的特性,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可谓是为荔枝立传。 《荔枝图序》--唐·白居易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而关于荔枝的诗词,有两句诗词可谓是人尽皆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 从诗句中都可以看出荔枝自古以来受欢迎的程度。此外“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荔枝“的典故也深刻地影响了荔枝的文化,在后续的很多关于荔枝的诗词文章中对此多有提及,如今“妃子笑”更是成了荔枝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今天小编整理了十二首荔枝诗词,在品尝荔枝的好时节里,一起欣赏荔枝诗词。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唐·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光景热,向北道途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种荔枝》--唐·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该诗也有出自唐·戴叔伦《荔枝》一说 《成都曲》--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荔枝二首》--唐·徐夤 朱弹星丸粲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 日日熏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先。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锦里只闻销醉客,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唐·曹松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惠州一绝/食荔枝》--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宋·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散马嵬关。 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新荔枝四绝》--宋·范成大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穠冰厚更芳馨。 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嫦娥斗月明。 《荔枝四首·其一》--宋·曾巩 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 谁能有力如*犊,摘尽每星始下来。 《咏荔枝》--明·丘浚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荔枝》--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13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亚七日游旅游线路设计,两人去海南三亚旅
- 下一篇文章: 一路走好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离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