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自媒体发布文章,以世卫组织对槟榔的认定为依据,大肆传播槟榔致癌论。

到底世界卫生组织是如何认定槟榔致癌的?与湖南槟榔有无关联?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勋在年接受北京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份湖南省槟榔协会《关于对“槟榔致癌”的不同意见及情况说明》,其中写到,当初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报告是以南亚,东南亚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做出的调查统计或结论,并未在湖南采样,以这个报告来说湖南槟榔致癌是站不住脚的。

杨勋解释,湖南人吃槟榔的方法与世界上有嚼食槟榔习惯的其他地区不同,东南亚一带是鲜食槟榔,裹上荖叶和贝壳粉一起吃,印度是把槟榔碾碎,裹上烟丝,蘸上香精香料一起吃。而湖南槟榔是将槟榔鲜果烘干,经切片、去核、点卤等工序,食用部位是槟榔干果的纤维外壳。

杨勋认为,湖南槟榔既不加荖叶,也不加烟丝,加工过程中的食用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所允许的范围。因此尽管中国大陆吃槟榔人群中OSF比例较高,但由OSF进一步转化成口腔癌的比例却并不高,只是1.2%-2.6%,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癌症与湖南槟榔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更多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1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