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6.html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

莲乡大地处处

涌动着“争创”热潮。

“通过争创‘红旗*支部’,

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乡村振兴

该干什么、如何干!”

广昌县头陂镇龙虎村

*支部书记冯小龙

所说的“红旗*支部”,

是该县基层*员干部

讨论的一个热词,

也是全县各村*组织

必争的一项殊荣。

▲上凡村*总支*员在村*建主题馆参观学习。

为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助力乡村振兴。今年3月,广昌县委在全县个村*组织中开展“红旗*支部”创评工作。“我们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先进村*支部增量明显扩大、中间村*支部水平明显提升、软弱涣散村*支部基本消除,促进基层*建工作水平大幅提升,打造抓*建促乡村振兴的‘广昌样板’!”广昌县委书记吴自胜表示。

*建引领“经济富村”

“村办公司种植竹荪菇、羊肚菌等达到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今年将突破万元。”这是头陂镇龙虎村今年定下的目标。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龙虎村*支部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全村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村办公司创建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员带头种植竹荪菇、羊肚菌等食用菌,带动全村多户村民参与种植和务工。年,该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12万元,今年有望突破万元。

“他心里装着上凡,日思夜想谋划让村子强起来。”这是长桥乡上凡村村民对该村老*员揭忠贵的评价。为了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揭忠贵带着村民前往福建建宁考察学习*花梨种植技术,带领全村*员干部走遍上凡村的每个山头,种植*花梨上千亩,全村每年人均增收近0元。同时,他带头试种烤烟18亩,当起了“烟社长”“烟技员”,通过“*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领着村民一起干。在他的努力下,上凡村有了烤烟种植“千担村”“烟叶基地”等称号。如今,该村形成了“山上有梨,田里有烟,棚里有菇”的三大产业格局。年全村发展烤烟亩、*花梨0亩、茶薪菇万筒,过去两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在万元以上。

去年,广昌县各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其中达50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万元以上的村有2个。

▲驿前镇姚西村新貌。

*建打造“宜居美村”

古有《爱莲说》,今有爱莲韵。走进抚河源头 村——驿前镇姚西村,这里春看油菜花、夏赏荷花、秋开睡莲、冬种泽泻,白墙青瓦的美丽乡村掩映在色彩斑斓的田野之中。

依托中国莲花景区地理优势,姚西村*支部多年来致力生态保护和宜居美村建设。

“老书记,这笔钱你一定得拿着,咱现在村级集体经济好了,欠你的钱必须还!”近日,姚西村*支部书记冯广容将3万元郑重地交到老支部书记冯建昌手中。20年前,姚西村打造秀美乡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可村集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正一筹莫展之时,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冯建昌主动拿出全部积蓄3万元借给村里,一借就是20年。

20年来,姚西村通过构建“*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大力发展莲花种植,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及中国莲花景区创建,打造成“中国莲花 村”,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借助苏区振兴东风,获得华润集团0万元资金支持,年投入0万元进行村级基础设施提升,今年计划投入0万元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上凡村老*员曾火元走访调解对象杨背组吴秀旺。

*建培育“文明新村”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走进长桥乡上凡村,“曾火元工作室”门前醒目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简洁温馨的调解室,呈现了乡村文明新面貌。

今年70岁的老*员曾火元退休后义务兼任村基层调解员,十几年如一日化解村里各类矛盾纠纷上千起,被当地人称为“和事佬”。“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我就用记录本把大家反映的事记下来。”曾火元说。一本小小的记录本,承载了一名*员沉甸甸的责任。因调解工作成绩突出,曾老被评为年市“十佳”人民调解员,随后,乡司法所专门给他开设了“曾火元工作室”为村民调解矛盾。曾老说:“我作为一名老*员,趁现在还能走得动多发挥余热,看到村里各类纠纷、矛盾少了,心里更舒畅。”

头陂镇西港村推行道德“红黑榜”,发挥“红榜”正向激励、“黑榜”反向约束作用,连续2年荣膺“全国文明村镇”;

水南圩乡大庄村积极开展清洁家庭评比活动,建立积分奖励机制,调动村民创建优美整洁环境的积极性,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

近年来,广昌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基层*组织实行“星级”管理,共设五个等次,对被评为“五星”的*组织由县委授牌表彰,对被评定为“一星”级的*组织列入软弱涣散*组织进行全面整顿。

*建催生“治理强村”

“妈,最近天气变热了,我给你换床被子。”千善乡千善村余家组40多岁的脱贫户余玉贵近日对自己的母亲说。几年前,因懒散急躁,他不仅与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不好,还让80多岁的母亲住破旧的老房子,是该村推进乡村治理出了名的“钉子户”。为此,千善村*支部组织*员干部成立结对帮扶小组,多次上门对他进行感恩教育和法治教育,劝导他要孝老敬亲。经过长达半年的思想教育,余玉贵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把老母亲接回家中赡养。

同时,结合善行积分管理要求,引导余玉贵多赢积分,不但让他改掉了懒散和爱与人吵架的毛病,在农忙的时候还积极主动帮助邻居干农活、接小孩,并承包了30多亩地种植制种水稻、槟榔芋等农作物,实现勤劳致富。

余玉贵的转变是广昌县抓*建加强乡村治理的一个典例。近年来,广昌县以基层*建为引领,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路子,制定《村规民约》,定期举办“法律讲堂”“道德讲堂”“红黑榜”评议等,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陈规陋习,促进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建工作就好比数字1,其他工作就好比后面的0,只有把*建排 、作为抓手,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他各项工作开展。”广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桑辉说,开展“红旗*支部”评选活动,就是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比武争旗”活动,形成后进赶先进、先进创红旗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激活*的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年4月19日《抚州日报》

A1版头条报道

▼▼▼

出品丨抚州日报社

来源丨文/记者胡涛见习记者梁方婧图/刘时茂特约记者曾恒贵

编辑丨*琪华编审丨万海燕监制丨何志兰

合作热线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1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