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所的日与夜
原标题:“坡所”的日与夜 民警任罡(左一)和同事在工作中。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区分局供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鑫方大丰 询问室的时钟已指向凌晨1点,刚到案不久的嫌疑人“还没把事情说清楚”。 张彦滨打开烟盒,空了;捏了捏槟榔袋,空了。坐在一旁的记者见状,掏出兜里的半包槟榔,张彦滨也不客气,伸手接了过去,“不嚼嚼这个,下半夜难顶”。 这是“坡所”又一个平常无奇的夜晚。 “坡所”是个简称,它的全名叫“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区分局坡子街派出所”。年,讲述坡子街派出所民警工作的纪录片《守护解放西》播出,到今年上半年已更新至第三季。3年间,“坡所”成了不少外地游客到长沙必去的打卡地,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民警也成了观众心中的“网红”,甚至还有了各自的“粉丝”。 不过,作为长沙市接处警数量排名前列的派出所,走红并没有改变“坡所”的日常。用在三季纪录片中“戏份”都不少的警长任罡的话来说:“事情还是那么多,案子永远办不完。” 案子好像真的怎么都办不完。趁着同案的另一名嫌疑人被带进询问室前的间隙,张彦滨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给浓茶续了杯,准备迎接当晚的又一场“战斗”。 重叠 “坡所”在解放西路的一条小巷子里。解放西之于长沙,大致类似于三里屯之于北京,春熙路之于成都,但又较后两者有过之。这里有长沙最核心的商圈,有代表这座城市历史的文化街区,有著名的“酒吧一条街”,有待拆迁的棚户区。就连“坡所”所在的地方,也是楼上有酒店,楼后则有餐饮聚集地。夜里,周遭劲爆的音乐声能穿透所里询问室的隔音板,“陪”民警工作到天明。 长沙最漂亮繁华的一面和最复杂隐蔽的一面,都重叠在“坡所”1.24平方公里的辖区里。 在坡子街派出所外,不时有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鑫摄 1.24平方公里并不大,但足够所有“坡所人”忙得脚底抹油。 “要不,你先看看这篇写我的文章?这会儿实在顾不过来……”第一次见任罡,他正带着实习民警汪智超在一楼的办案区和三楼的刑侦办公室之间来回奔走,把记者晾在了一边。 好不容易,趁着汪智超学习操作警务系统的时间,他给记者的手机甩来一篇当地媒体的报道链接。 长得一脸正气的任罡在“坡所”已干了9年多,所里的年轻人都叫他“罡哥”。根据那篇报道,9年里任罡只有4个除夕是在家里度过的。“罡哥上一次回家过年都是大前年的事了。”汪智超到所里才几个月,“情报”收集却很充分。 汪智超正协助任罡办一起盗窃案。一位女子报警称自己价值数千元的手机被偷,通过调取监控,任罡他们很快锁定并带回了嫌疑人——是一名50多岁、身患恶疾的惯犯。据他供述,偷来的手机已以元的价格出了手。 完整办完一个案子并不容易,即使是这种最普通的盗窃案。询问报警人、侦查线索、抓捕嫌疑人、审讯固定证据、办理后续手续……一套流程走下来,在有的派出所可能需要好几天,但在“坡所”处理这样的案子必须以小时计。记录显示,“坡所”一天中出警的最高纪录是趟,平均每天要处理的警情也有四五十起。“办不完的案子在背后推着你,效率不高不行。”任罡说。 每当轮到做值班警长,任罡就要带队从早8点值守到次日早8点。在“坡所”,民警们都知道,白天的工作只能算“开胃”,夜里才是“正菜”上桌的时候。 “一天的警情有四分之三出现在晚上,尤其是零点到5点之间。”辅警肖硕经常负责接警,已经摸清了其中的规律。在接警处“旁听”了几晚,记者则发现了另一个规律:虽然一过夜里12点接警处总是一片忙碌,但每到肖硕值班,警情就会来得更加猛烈,有时候上一条信息还来不及记录,下一个电话又响了。记者把这个发现分享给其他民警,他们既惊讶又习以为常:“你也发现了?” 据说,因为接警特别多,同事都说肖硕自带“吸引警情属性”。 《守护解放西》拍了三季,要论最经典的背景音,“有新的警情请查收”一定能算上一个。每当这条在视频网站的弹幕里被网友戏称为“你有新的抓了么订单请查收”的系统语音在大厅里响起,“坡所”的民警就又有得忙了。 绝技 肖硕值班的接警台对面有一排长椅,那里很少有完全空出来的时候。尤其是夜里,常常满满当当坐一排人。有报警的,有走丢的,有接了朋友电话来“撑场子”的,也有医院处理完伤口回来理论的…… 这些人在“坡所”的下一站,要根据相关警情轻重和性质来决定:一部分人去了调解室,一部分进了讯问室。 眼下,张彦滨就在审讯一起涉嫌强奸的案子。几名年轻人到酒吧喝酒,一名年仅18岁的女子深度醉酒后被一名同行男子带回住处,先后被该男子及其室友性侵。 张彦滨看上去温文尔雅,说话不急不缓,但他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讯问时常常让心怀侥幸的嫌疑人不知不觉间“漏嘴”说出实话。 凌晨,民警肖明澄和同事扶着一名疑似吸毒的女子在回派出所的路上。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鑫摄 这一次也是如此。当被问到发生性关系时受害女子是否有明确的反抗动作或语言时,其中一名嫌疑人含糊其词顾左右而言他。张彦滨假装不深究,实则变换角度和方式继续推进询问。几个回合下来,嫌疑人供词开始前后矛盾,张彦滨乘胜追击,最终从他口中“掏”出了真相。 询问是做民警必修的技能。在《守护解放西》第二季中,出现了两位询问高手。民警刘星宇惯于以雷霆之势占据主动,当嫌疑人表示要“捋一捋逻辑”,他一针见血指出“讲真话不用捋,讲假话才需要捋逻辑”。 另一位民警苏济明的风格则完全不同。一名涉嫌盗窃及猥亵他人的男子面对监控视频证据依然百般抵赖,负责询问的苏济明从零口供定罪的案例说起,讲到接下来的刑事拘留、可能出现的批捕等流程,最后转到认识到错误和主动交代问题对实际量刑有积极作用……一番话结束,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已被击穿。 大量技术手段的运用让如今的公安工作越来越智能化,但在日常处理警情时,民警依然会依靠一些在外人看来近乎“神秘”的力量。 一天,记者随任罡出警处理一起打人事件。到达现场后,打人的醉汉已离开了一阵子。任罡也不着急,向目击者问清嫌疑人逃离的方向后,他领着记者在附近几条交错的巷子里钻进钻出。过了一会儿,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任罡视线里,追上去一确认,正是打人者。 面对记者的惊讶,罡哥显得很平淡,“这一带走过几百趟了,有直觉。” 同样的直觉,也出现在任罡的师父桑圣远身上。《守护解放西》开拍时,人称“桑团长”的桑圣远已临近退休年龄。一次,一位年轻女性小谭报警称经朋友汪某认识的三名女子以还手机为由强迫自己给她们转钱,嫌疑人到案后的供述也与此相符。但与任罡搭档询问后,桑圣远直觉到“有哪里不对”,于是让任罡翻看嫌疑人手机再寻找线索。果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tz/13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坐着轮椅去旅行生命之歌在海南槟榔谷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