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

我来自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是那里的少数民族。我们有自己语言,有自己的文化,现在来说说黎族有哪些文化吧!

黎锦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东方、昌江地区黎族创造了扎染与织造相结合的织锦工艺。其经线多采用缬染法(即扎染),在一个扎线架上编好经线,然后用纱线在经线上扎结,染色后拆去纱线,即出现蓝地白花的图案,再织进彩色纬线。纺织、织造的工具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具,如手搓去籽十字棍、木制手摇轧花机、脚踏纺纱机和织布机等。

织造出的图案丰富多彩,色彩绚丽多姿,曾经的贡品黎族织锦,而黎族织锦在历史上被称誉为“黎锦光辉灿若云”。

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黎族船型屋。

当海南还是一片荒岛时,黎族的祖先们从大陆沿海划着木船漂洋过海而来,在这片原始的土地上,他们将船翻身,覆盖在地当做房屋。为了纪念祖先的万里迁徙,黎族后人们便模仿船的样子开始在山谷中建造房屋。排列整齐的黎族船型屋,是黎族传统文化和自然互生共存的和谐。它们淳朴又遥远,在古老文明里犹如画家笔下的画廊,在现实世界充满着神奇与原始的美感。

在船型屋的中间,立着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称为“戈额”,用来象征着男人。在它的两边,立着六根低矮的柱子,在黎语中称为“戈定”,用来象征着女人,这寓意着一个家庭由男人和女人组成。

船型屋经历千年沧桑岁月,遭受无数次风剥雨蚀,但仍然保存着原始的造型。屋顶上的茅草腐烂或被烧毁了,会被人们重新翻盖,而坚固的船型屋体,总是不露声色地承受各种辛酸苦难,镇定自若地伫立在那里,传递着发人向上的力量和豁达的包容。

船型屋经历千年沧桑岁月,遭受无数次风剥雨蚀,但仍然保存着原始的造型。屋顶上的茅草腐烂或被烧毁了,会被人们重新翻盖,而坚固的船型屋体,总是不露声色地承受各种辛酸苦难,镇定自若地伫立在那里,传递着发人向上的力量和豁达的包容。

今天的船型屋,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进入到游客的视野,在中廖村、抱前村、槟榔谷等美丽乡村,我们仍能有幸鉴赏这些古老建筑,它们安静矗立,散发着远古的光泽,让人们记忆和深思。遇见黎族船型屋,这里有时代的出口,有当代的痕迹,也有我们的过往,让我们在建筑之美中回溯来时的路。

——(来源百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