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对于评茶这门活来说盲人比正常人更公平,评判一款茶的优劣,似乎嗅觉、味觉比视觉感官更重要。若看美女,光靠视觉感官就能分出高低就能产生欲望,而茶叶是饮品,最终的好坏与否还是主要靠嗅觉和味觉来评定的。

去年冬,由苑茶馆请我出席他们的每周茶会,茶馆主人问我可否展示点绝活让大家开开眼界,我随口答应:好啊,蒙眼识茶,光靠嗅觉来辨别茶。纵有金刚钻,少揽瓷器活,我嘴上爽快,心理还是忐忑的,毕竟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过。

是夜,由苑灯火辉煌、人头攒动,主办方告诉我准备了20款不同的茶,分别装在20个茶荷里。我 一个入室落座,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主持人用丝巾蒙上了眼睛。现场鸦雀无声,我屏气凝神,我知道几十双眼睛都在看着我表演,而我对眼前的茶却是一无所知.......

主持人碰了一下我将一款茶递给我,我接过闻了一下,非常明显的槟榔香,这是湖南安化高海拔的云台大叶经过七星灶加工出来的特殊气息,“千两茶”,我不假思索,随口报出。周围一片掌声,这是事先约定好的,猜对掌声,猜错无声(后来还得知主持人是不按顺序给我拿茶的,怕有人给我透露谜底)。

第二款,干茶气味很淡,似乌龙类的茶,我对着茶哈一口气,再闻,一股尖锐的杏仁香直入鼻腔,“凤凰单从,杏仁香型......”

第三款,还未闻到香味茶叶就已经戳到鼻尖了,再次细闻,一袅淡淡清香,可以确定,“太平猴魁”。

第四款,一闻秒杀,“小青柑”。

第五款,接手过来感觉茶明显长出茶荷许多,一闻,生普。哈气再闻,有薄荷蜜香,“古树冰岛”。

第六款,鼻尖触到一整块茶饼,悠悠的栀子花香,“漳平水仙”无疑。

第七款,气味似大红袍,但透着一股柚子叶的辛香,拿起茶荷抛了数下,从沙沙的颗粒碰撞声中确定是“炭焙铁观音”。

第八款,初闻淡淡绿茶特有的清香,哈气细闻,高板栗香,将茶又抛数下,颗粒型的,应该是“勾青”........

掌声在一次次的响起,直到 有茶客打开自带的茶叶让我猜山头,茶是紧压的竹筒茶,只能闻出淡淡的竹子香和一丝生普的气息,我卡了半天也难以确定,只好作罢........

蒙眼识茶要比蒙眼品茶难得多,对我来说蒙眼品茶跟正常品茶没有什么两样,而蒙眼识茶却存在着风险。要真正做到所谓的艺高人胆大,还是要付出很多心血的。

一要好喝茶很多人声称喝了几十年的茶了,自居为老茶客了,问他都喝过些什么茶,他说茉莉花片.......老家有些老茶人讲起自家茶头头是道,你跟他说外面的茶他什么都不懂也很排斥。这两种人的确都喝了很多茶水,但前者是为了生理需求,后者则是为了生计需要。我说的多喝茶是不挑茶,逮啥茶喝啥茶,到哪里喝哪里的茶,要有喝遍天下茶的雄心壮志。

这只是学茶的初级阶段,所谓的拎着脑袋喝茶。

二要会品茶一个“品”字要比“喝”字提升了不少品味,也提升了不少技术含量。如果“喝茶”是一种需求和享受,那么“品茶”就是去寻找那些我们的“需求和享受”的十万个为什么。品茶,需要我们放下烦恼,放下成见,放慢时光。通过品茶,会让我们明白茶的前世今生,知道茶的甘甜苦涩,懂得茶的高低上下。因为对茶的喜好,所以才会去钻研。当然,钻研的方向还要准确,不然浑身披金毛的“金骏眉”喝掉一千斤、9.9包邮的“老班章”品过两千饼都是没用的。

这是学茶的中级阶段,这时候常带着疑问喝茶。

三要会鉴茶“品茶”字是喝出个所以,而“鉴茶"是喝出个所以然。一般会品茶的人多,会鉴茶的人少。何为鉴,观赏、审查、推理,因为每一款茶都会带有它的产地信息、它的出产日期及气候信息、加工急速信息等因子存在,这需要你丰富的经验去鉴别分析。来看看近日我对一款湖红的品鉴报告:

干茶*黑相间,比一般小叶种要粗壮,显干桂圆及红枣香。(这里想说明茶树品种为云台大叶)

泡八十度水温测试,汤金亮,味柔甜;(当你不熟悉一款茶的茶性时,你可以尝试用各种水温去冲泡)

第二泡开始,高温细水冲泡,顿时此茶本性暴露,茶汤入嘴,从舌尖到喉咙这一段距离,展现出了松花的飘、米兰的扬、兰花的雅、含笑的甜,层次感极其丰富。如果将你蒙眼只闻杯盖香,十有八九会猜是一款充满花香的绿茶。(一般茶叶米海拔时鲜叶萎凋会有花香;米海拔沙壤土、植被为针阔混叶林时干茶有一种最多两种花香,*土没有;如果干茶有多重混合花香的,茶叶生长环境至少在米以上的针阔混叶林的沙壤土上,*土没有,而安化茶山的土壤基本为冰碛岩风化土,但极少部分小生态出产的茶叶和一些自带花香的新品种除外。此方法可适用于红茶和绿茶上的品鉴对照。)

第四泡起水入佳境,汤依旧含香,且花香越来越显。

第七泡起汤泛果酸,淡淡的、柔和的,过舌头两侧即刻化开。

第十泡香甜依然,但茶汤少了厚度,入口变得清澈,更接近花香绿茶的风格。

十二泡开始有水味,但茶汤还是有甜味,花香依旧,叶底散发着枞香和花香,继续延长浸泡时间,十五泡止。

如上面的品茶过程,就是把我眼睛蒙上,我也能得出:非安化红茶没有此味,非资江流域茶没有此韵得结论。而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你去征服每一座茶山所留下的脚印上。

这是要熬很多年才能达到的水准,此时会用你的学识和思想去喝茶。

四要学会刻意的记忆就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一样,每款茶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信息,不管那些自己喜欢的或不喜欢的茶都用心去记一下, 用文字记录;我不会放过生活、旅行中的任何带香味的花草植物,都会去闻一下,在大脑里留个印记,哪天喝茶时遇到一种花香就拿出来对照一下。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某种茶叶的花香、别人只能说出一种花香而我能喝出几种花香的原因,除了一分天赋,其余九分都是经验而已。

你始终要相信一句话:那些最可靠的经验都来自于生活的积累。

我喜欢茶,但不是茶痴,我每天要喝茶,但不会像有些人说的睁眼 件事就是烧水泡茶、晚上要喝一壶茶才能入睡。我早上会喝蜂蜜水,晚上没事也不愿灌很多水,毕竟起夜是一件讨厌的事;也不会像有些人一样到哪里都是非茶不喝,我上山可以喝泉水,入市可以喝可乐,比湖南人还会吃辣,比山西人还会吃醋,有情调时会磨一杯咖啡,遇开怀时会干几盅烈酒。我家中没有像样的茶台,因为我一个人喝茶从不讲究;我没收藏任何茶,因为每年茶友们给我寄的好茶我都喝不完。

我很喜欢茶,但我不为因茶而困,我不会做茶奴,茶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我不会因茶而忌口避嫌,我也不会因茶而装神弄*。我喜欢站在茶圈外面看茶,那样你会比圈中人学得更轻松、看得更透彻。

万事莫执迷,执迷定不悟!

作者简介:书卷弯刀(),独立茶人,不止于茶。

敬请







































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