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企业+“智”造后,将会结出什么果?日前,湖南媒体一行参观了湖南口味王集团沧水铺基地生产车间,看到了传统槟榔企业在智能赋能下的蓬勃气象。

发籽罐、烤籽机、切籽机、去芯机、点卤机、单口真空包装机、连续膜包装机......记者看到,该基地的各生产环节均已实现了自动化,每一颗槟榔都经历了入味、入苏、洗籽、烤籽、点卤等十八道工序,最后才到达消费者手中。

“以前生产一罐槟榔需要多名工人,自动化设备投入生产后,人工减少了50%左右。”匡凤*说,这些自动化设备是由口味王集团与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发,未来十年内,将企业将实现生产一罐槟榔只需要一名工人,“即一颗槟榔原果进入生产线,中间不需任何人工操作,出来就是成品。”近三年,口味王内部科研立项34项,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5项,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30项,年平均成果转化数10项。

用机器代替人工的同时,口味王更注重于产品品质的提升。“从原料、辅料、添加剂到半成品、成品,甚至包装袋都会拿来检测。”在匡凤*眼里,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口味王已做到了苛严的程度。据悉,口味王集团创建了槟榔行业首个通过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检测室配备了超百套各类精密分析仪器及配套设施,涵盖了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等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检测技术完善、检验设备和环境设施配套齐全、人员结构合理、管理手段科学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实验室。

11月27日,口味王与江南大学正式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建“口味王·江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围绕槟榔食品组分和营养,以及槟榔的风味、口感和作用等进行基础研究和新型产品研究,助力槟榔食品产业提升产品品质。

[责编:陈香云]

[来源:三湘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1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