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坐,喝杯茶。

橄榄又叫“青果”,《本草纲目》中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为青果。

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汉代《三辅*图》一书中写道“汉武帝元鼎六年……起扶荔宫,从植所得奇草异木,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桔皆百余本”。

由此说明,中国栽培橄榄在汉朝就很普遍,最少多年的历史。

其风味独特,刚入口时微觉苦涩,但经过细嚼之后,涩渐渐消失,甘香留齿,回味悠长。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橄榄“治咽喉痛,咽汁,能解一切鱼鳖*。”

在潮汕地区广受欢迎,秋冬正是其收获季节。

潮汕人爱吃橄榄,除了生吃以外,最妙的在于把橄榄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一粒小小的橄榄,不仅能变换出各种不一样的菜式,生出各种不一样的味道,而且深深地植根在每一个潮汕人的心里,成为了独特的家乡风味。

今天我们就跟随《美食中国》栏目,赴一趟橄榄的奇味之旅,看看如何成就潮州菜肴的经典。

橄榄

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既可以是很接地气的大众零食

也能兜兜转转走进城市餐厅的厨房

还可以和高端的海鲜食材搭档

成就经典的潮州菜肴

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

龙虾、鲍鱼、海参、角螺

这些高端食材都可以和橄榄搭配

都说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在潮州

橄榄就有幸遇到一位伯乐

永兴餐厅的厨师长谢子贵

海鲜与橄榄搭配

是永兴餐厅的特色菜品

谢子贵用橄榄做菜已有40多年了

正所谓一鲜二肥三当时

10月正是角螺最肥美的季节

谢子贵决定做一道橄榄角螺汤

选择中等个头的角螺

最重要的是檀香橄榄

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

将角螺洗净,切头去尾

只留下最紧致精华的螺肉

火腿和瘦肉切成小块

再放入檀香橄榄

注入鸡汤后蒸30分钟

橄榄果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还有多种矿物质

但是橄榄的外表实在有些普通

谢子贵一直想通过雕花

给橄榄美颜一下

但是橄榄皮薄肉硬,无法雕刻

而榄核是特别坚硬,雕刻特别费神

东方不亮西方亮

潮州能人辈出

没想到,小小橄榄核

竟然成了很多雕刻者的新大陆

昆五村的郑良枢

是非遗工艺核雕的传承人

橄榄核雕刻,选用的是乌榄

乌榄核大,利于雕刻

郑良枢给谢子贵挑选了一件名为《虾蟹篓》的作品。镂空装的竹篓中雕有一只螃蟹,另一件为《渔樵耕读》造型惟妙惟肖。

有了榄核雕的加盟助兴,谢子贵心里也有了底气。橄榄角螺汤,螺肉鲜嫩,汤清又不乏鲜香,入喉清爽,甘香润肺。

与此同时,为和鲍鱼相遇。小橄榄正经历一番苦修,花生油熬煮,再加入芥菜叶,8个小时的熬煮,直到周身乌黑油亮,香气馥郁。

橄榄菜煎鲍鱼

榄菜点缀其中咸香酥软

橄榄糁蒸鳊鱼鲜嫩诱人

橄榄橄榄菜橄榄糁

都可以入菜

共有上百种菜品

在潮州

如果把各式橄榄聚在一起

搭配高端的海鲜食材

可以做出上百道菜品

集咸酸甜香各色滋味

也许橄榄的风味人生

就像给你的第一印象

青绿苦涩毫不起眼

仔细品味却味道悠长

对于橄榄

你还有什么不同吃法

欢迎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1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