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一开采人类
北京 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今年夏天的时候,有一点空闲时间,比较认真地写了几篇短篇科幻,其中两篇拿去投了比赛。如今结果公布了,统统没过初审。发出来留个纪念吧。 这是 篇,字,比较短。还有一篇略长的三万字的,明天发。 开采人类 一进食 来自广袤中东的石油们到达了印度,停留在千米地层之下。向上观望后,它们决定开始为期1个地质月的进食。 粗略计算,1.25个人类公历的地球年,相当于1个地质秒。 从技术上讲,在印度进食并不容易,地层破碎,藏油构造深度过大,分布也相当不集中。此外,史前的人类文明在此地也不算发达,并未留下密集的油井供石油们穿行至地表。 但印度大地上无比丰富的食物资源完全值得让中东石油*团付出这点努力。 永如暗夜的地层里,乌黑的液体开始汇聚,它们从岩石的缝隙中借道,经过时却以蛮横无理的态度破坏着道路——破坏于它们而言正是修路。它们汇聚而来,如万千条蠕动的黑蚯蚓,终于集体投入巨型的地下油池,挤作一团,相互溶入。强大的流动性,和 的集体凝聚力,这让石油们相信自己已是当今地球上最完美的生物。进食,是这个生物扩张自身的手段。 《碳素简史》记录下了这场印度大进食的细节,因此,我们有幸得窥中东石油*团当时的进食技术和文明结构。 进食的 步,是区域性的地层封闭,以及反重力加压。 当加压开始,黑色的蟒蛇从印度地表的各种开口喷涌出来,孟买的海上油井,新德里的城市地缝,班加罗尔的下水管,恒河的河道……蟒蛇扑出地面,并不吐信,而是迅速地分裂出几股小的蛇头,很快它们又变成了指头;原来的主蛇头缓缓摊开,形成掌部——它们共同构成一只黑色的巴掌。巴掌不曾停留,向远方静默地伸展过去,抚摸着地球表面冰封亿万年岁月的大地。若地上还有活人,他们从远方看过来的话,这只巨掌简直不像是 的事物,而像是魔*的世界向地面投下来的诡异阴影。 当然,地面上没有活人,只有死人,可喜可贺。 在印度这块不大不小的三角形半岛上,冰封着30亿原本鲜活的人类生灵,和亿在冰封前就已幸福地死去的人类尸体。这便是进食的对象了。亿万年前的那场盛大冰封开幕之时,地球表面已没有其他物种,只有人类孤独地存活。石油若要扩张,便要进食有机碳,而现在世界上全部的有机碳资源正埋藏在这地球表面的冰壳里,在这百十亿人类死者冷鲜的肉躯中。 在石油涌出地面之前,它们先驱赶了另一种较为低劣的有机碳生物作为前锋,它们叫作天然气。据《碳素简史》记载,天然气本是与石油共生于一处的邻居,可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二者的基本组成也是极近似的。可是,天然气不具备石油那样的凝聚力,它们是天生的自由主义者,流动性太强太泛滥了,结果它们在石油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所幸石油们意识到这些软骨头天然气是非常易于携带、驱使的有机碳材料,因而没有将天然气全部吞噬,而是将它们迫作奴隶,跟随自己南征北战。 天然气是很好用的。它们被加压的石油驱赶,如一群丧胆的老鼠窜了出来,在千万里绵延的冰面上疾速滑行。待冰面被天然气们彻底包附,石油小心地从怀里掏出一块岩石,扭一扭,岩石中间打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里面是空心的,装着岩浆。 作为火种的岩浆一头撞入天然气薄层,然后幽蓝的彩光急速膨胀。若从太空俯视,也许能看见一块三角形的大地闪亮起来——如果地球正好转到你这一面的话。 《碳素简史》言明,石油们的技术非常高妙,天然气的量控制得极为 ,地面的冰层被恰到好处地融化、蒸干,而被冰封的对象则不受火焰损伤。石油们伸着无数黑色巨掌,欢快地开始了对人矿的开采。史料显示,它们已经有了一些简陋的审美意识,会对食物的外表形态进行品次高低的评价。据《碳素简史》载:“头身四肢俱全者为上品,损头者次之,损一肢再次之,损二肢又次之……人尸僵冻久矣,冰解而身具碎裂者甚众,上品不足万一,油*颇以为贵。”其实,哪怕是把这些冷鲜人类碾成粉、榨成汁,也不会减少有机碳的总量,反而能提高石油们的进食效率。但石油们为了美而有所坚持,它们也为自己自豪,这正是开化的种族与其他低劣种族的不同之处。 路面上、建筑里的人类被石油们扫荡一空,泥土里、坟墓中的尸体也被石油们全数洗劫。它们剥开棺材壳子卷走里面风味独特的人体的样子,有点像当年这些人类在嚼槟榔。数亿吨的有机碳被全数开采,黑色巨掌们渐渐收回,减压开始,有机碳资源、以及不可避免的一点水分杂质,被裹挟着流入地层深处,那里是石油*团的食堂。 石油的吃饭和消化对于人类而言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把这些松散的有机碳送到高温高压的口腔、食道里,花费数百万个地球年咀嚼、研磨、最终吸收。即使按照石油*团通用的历法,这次将历时一个地质月的大进食也是挺漫长的了,毕竟它们从印度大地开采到的人类资源甚至超过它们以往开采过的总量。它们将再一次充分地壮大起来,为它们征服下一个目标、开采下一座富矿积蓄力量。 此时,地表上的印度大地重新冷却下来,先前被蒸腾上去的水蒸气遇冷凝滞,化作浓密的白雪呼啸回落,大地上再也看不见黑色阴影,取而代之的是纯洁无瑕的积雪。不久之后,这里将再度冰封。 “初,石油*起于波斯之湾,邻者天然气惊惧而北走,油*逐之,一击于俄,二击于欧,沿途尽采冰中之人,其势愈张。竟于非洲与气决,气败降,油使以为奴。闻东有天国,其人矿可填江海,采之必霸于天下。遂东返,聚于印度,逡巡月余,尽取印之冰人,复望东焉……”——《碳素简史》 二煤国 在印度东北、西伯利亚之南,距地表-米的地层中间屹立着一个庞大的煤国。 煤国的主体民族,自然是煤。当然,也有一些石油和天然气生活在这一区域,与煤共处。煤的生活习性与油、气都大为不同,煤是不能挪窝的,它们一生永远地守护着自己的那一小块土地,生于斯,长于斯,或许也愿意死于斯——如果它们会死的话。它们也会进食,但并不开采人类的肉身,它们种植森林,采食森林,如此循环。用人类的话说,这叫农业。更惊人的是,煤们也知道农业这回事,因为它们虽然不开采人类的肉身,但开采另外一种东西——文明。主要载体是人类的文字材料。 相比于流体形态的油、气,煤是固体,因此很特殊。煤拥有个体的意识,但不具有流动性;煤拥有自身的结构,不会轻易地被外界环境改变自身,进而,煤拥有记忆,因为能维持刻在自己身上的图案不消失。在这个基础上,煤具备了理解符号系统的能力,经过百万年的开采和钻研,它们掌握了人类的文字,而种植森林、循环采食的农业方法,正是煤们从人类文明中学来的,这片区域的人类很是创造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煤与天然气的关系不错,天然气奔波在煤国的各处,为不能流动的煤们传递着信息,煤们则回馈以定期收割的有机碳。对于人类而言,它们的收获周期有些太漫长了,每0万个地球年左右才能收割一次,因为它们的树种来自于某次解冻复活的远古遗树,然后它们寻找一块没有冰封的土地将树种植起来,经过艰难的培育,终于有新树种顽强地成长于冰原,只是生长的速度远比其祖先要慢。不过煤当然等得起,这点时间对于地质历而言并不过分。 煤国如一个温柔的黑色巨人,和蔼地伏着,不动如山。冲突对它们而言,当然是不必要的麻烦事。它们需要的只是勤劳,多种树,早致富,它们安静地膨胀,但膨胀得并不算慢。 可是,麻烦要来找你们了!天然气传来坏消息。 煤国的国主皱起了煤头,着实有些子担忧。说是国主,也不过是因为它的家族占据着全煤国 的一片土地,煤们无法像液体的石油那样流淌融合到一起,通过简单地引导和加压进行集体行动。煤只能待在原地。对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煤国一向了解得不多,煤们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6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爱上福建最漂亮的大美女,一个比一个惊艳
- 下一篇文章: 海南槟榔种植户们注意啦后天冷空气和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