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时间:年7月29日上午

地点:广中医三院龙溪院区内科7号诊室

人物:边医生,患者

上午10点多,有一个30多岁的女性患者捂着肚子来到诊室,“医生:我肚子痛,还拉肚子。”医生“痛了多久了,吃什么东西了?”患者:“昨晚吃了火锅,还吃了烤肉,喝了一瓶冰镇饮料,今早就开始拉肚子,肚子痛。现在是不动就不痛,一动就痛,按着会好一些。”

边医生:“你是否观察过你的口腔黏膜,你的胃黏膜也像口腔黏膜一样薄嫩,火锅的特点热、辛、辣,这些都可以使胃黏膜的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就像一个膨胀的气球,你再喝一瓶冰镇饮料,热胀冷缩,引起痉挛,就会腹泻腹痛。”

边医生“你的腹泻在中医看来就是饮食不当损伤脾胃,通俗的讲就是“病从口入”主要以寒湿(冰镇饮料)为主,夹杂热(火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寒湿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患者:“那怎么治疗呢?”

医生:“我开一些中药给你整体调理”

患者:“好的,医生”

治疗:健脾理气化湿止痛

处方: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10g,木香15g,槟榔9g,陈皮9g,山楂15g,麦芽15g,炙甘草5g

三剂,水煎服。

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湿养胃

木香、槟榔、陈皮,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中医讲“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山楂,麦芽,消食化积

炙甘草,调和诸药

夏季湿热交蒸,脾胃功能降低,各位朋友注意清淡饮食,吃一些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才是养生正道。

煎药细节

1.器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 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

3.用水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6.操作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7.时间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

8.再热为节约时间,很多人会一次煎制出几天的药量,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药液刚有沸腾即可,放凉些饮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热中药一般不建议用微波炉。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用微波炉加热中药时,产热的过程可能使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坏,失去一部分效能。医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汤剂, 将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热水加热。

9.存放保存时要放到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边江红--师从清代御医*元御第六代弟子---名中医吴生安擅长:用中医药配合音乐疗法、食疗治疗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志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其它内科杂病。出诊时间:周三上午诊室:内科7诊室出诊地点:广州中医院龙溪院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