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崇仁县众多蔬菜产业基地的瓜秧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对瓜苗进行掐尖打杈,到处一派忙碌、幸福的景象。记者了解到,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崇仁县传承红色基因,踔厉奋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图源:崇仁县农业农村局

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

据悉,崇仁原处于中央苏区北方的前线,也是中央苏区的北方门户。年大革命失败后,崇仁县就建立了党组织,在县境东部边境的航埠镇建立了古塘支部,后又迅速发展建立了8个党支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周恩来、陈毅、聂荣臻等都在崇仁战斗过,并先后在这里组织了登仙桥、黄陂、东山岭等战役。

▲登仙桥伏击战旧址图源:崇仁组工

近年来,为改变落后的面貌,让老区人民在脱贫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崇仁县多措并举发展蔬菜产业,助力村民鼓起“钱袋子”。

据了解,崇仁县在全国各地有一支近3万人的种菜大军和近人的蔬菜销售大军,该县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当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同时,该县还通过政府引导、优化环境、完善政策等措施,吸引了不少外出人才返乡创业。“以前我们村经济很落后,生活环境也很差,村里年轻人基本上在外地打工,这些年家里发展环境好了,许多年轻人都回来了。”崇仁县白陂乡笔架村村民曾国将说道。

▲图源:崇仁县农业农村局

“我现在种了亩蔬菜,有四个品种,带动了周边二十几户人家就业,现在大家的生活都过得还可以。”返乡创业种植户曾建华说道。

种植蔬菜鼓起“钱袋子”

崇仁县桃源乡张坊村原先经济也不富裕,如今通过做强蔬菜产业,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图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仲夏时节,张坊村多亩的槟榔芋随风摇曳,栩栩动人。看着这些存活率在99%以上的槟榔芋,农场的承包者聂光明倍感欣慰,他粗略一算,今年槟榔芋亩产在斤以上,能赚元。

▲图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乡张坊村从农民手中成功流转农田余亩,并转包给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种植槟榔芋、豆角、辣椒等各类蔬菜。

逐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白陂乡、桃源乡的变化只是崇仁县通过蔬菜产业实现老区焕新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该县把蔬菜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出台奖补政策、完善蔬菜政策性保险政策等,发展了西蓝花、羊肚菌、槟榔芋等蔬菜产业。同时加快构建蔬菜生产技术、品牌营销、产后加工贮藏等三大体系,逐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图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截至目前,崇仁全县设施蔬菜基地面积2万亩。今年预计年种植蔬菜面积16万亩以上,年产量达37.5万吨,实现产值3.9亿元。

来源:江西晨报

记者:汤依萌

见习编辑:万文慧

责编:侯灵杰

审签:刘伊

监制:杨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