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富芋路
崭新的大厂房,繁忙的生产线。8月3日,走进坐落福鼎市管阳镇章边村的福建谊玛供应链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加工槟榔芋生料。
这家集槟榔芋生料加工、蒸炸、包装、保鲜、检验、仓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加工厂,上月底刚投产。目前,工厂日加工槟榔芋7至8吨,进入旺季后日加工量可达25吨左右,全年加工量最高可达吨。
“随着工厂生产转入正轨,我们还将精深加工生产香芋甜心、白茶芋球等多种新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公司生产负责人胡文威坦言,企业落地管阳,就是奔着丰富的槟榔芋资源而来。 白茶芋球 走出厂区,徜徉村中,碧叶随风摇曳的芋田接连入眼。随着这家企业的“安家”,章边村去年种下多亩槟榔芋,今年也将迎来首次收成。
虽然是头一回,但大家都盼着呢! 章边村*支部书记张剑
福鼎槟榔芋是福建省名优特产品,迄今已有多年栽种历史。但一直以来,福鼎槟榔芋都种植在海拔米以下的水田中,管阳镇因地处中高海拔山区,村落田地散布在海拔至米之间,一度被视为槟榔芋种植的“不宜之地”。
福鼎槟榔芋 据了解,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再加上部分芋农不重视土壤改良,多年连作、病害加重,导致槟榔芋品质下降,福鼎槟榔芋种植面积从高峰时的3万多亩萎缩到亩左右。 为改变这一现状,年起,福鼎市农业专家顾问团把中高海拔区域推广福鼎槟榔芋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课题,将发展眼光投向了管阳镇、磻溪镇等乡镇。 从气候因素、地质条件、土壤结构、水资源分布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针对中高海拔区域较低海拔区域年平均气温偏低2至3摄氏度,土壤偏酸,磷、钾、钙缺乏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早耕晒白、增施生石灰和钙镁磷、高畦深沟种植、尽早种植、地膜覆盖、推迟采收等有效措施探讨试种,这些区域作为槟榔芋种植新区,踏上了增收富“芋”路。 农业专家到芋田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管阳土壤湿度大,种植槟榔芋优势明显。乘势发力、抢占先机,管阳规划高山槟榔芋种植新区总面积1.2万亩,分布于管阳、章边、七浦、乾头等7个建制村,海拔到米,涉及农户余户1.5万人。 福鼎槟榔芋种植近年来,管阳镇相继引进落地福建新凤贤食品有限公司、佰绿农业专业合作社、汤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种植基地,由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牵头,以“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户”模式高效运作推进,高山槟榔芋产业发展迅猛。 其中,作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主抓20个产业示范点之一的佰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力槟榔芋高产优质栽培、深度加工及“凤贤”品牌打造,在管阳流转土地多亩,大力推广福鼎槟榔芋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等“五新”技术,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让农户享受全产业链增值效益。 福鼎槟榔芋制作成的美食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管阳镇槟榔芋种植面积已达0多亩,一跃成为福鼎槟榔芋的主产区。根据水旱作物轮作原则,实行槟榔芋与水稻相轮作,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可达1亿元。
小芋头有奔头,管阳镇管阳村率先尝到了甜头。据介绍,该村年左右开始种植槟榔芋,目前面积已超千亩,多的一户村民面积就达50多亩。通过与汤霸王食品等企业的产销合作,该村槟榔芋销路畅通,每亩年可增收五六千元。 管阳村槟榔芋田“种植槟榔芋,人增收、地不荒,一举两得,村民都比较满意。”管阳村*支部书记蔡永象说。
据悉,下一步管阳镇将进一步试点示范、以点促面,延续高山槟榔芋种植好势头,并在种植、管理及加工等方面做深文章,持续壮大产业、延伸链条,谱写助推管阳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芋”良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3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煮鱼头汤,别再加豆腐了,和它一起煮,
- 下一篇文章: 福鼎槟榔芋亮相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