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货物分类与品项的变化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前言 年进口货物分类在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器皿箱盒类、衣帽靴鞋类和毡绒毯席类3类,共计17类。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新增货物都属于年免税的西式生活用品。到年时,因中国人生活方式逐步西化,西式生活用品的消费大幅增加,年的免税标准已不再适用,同时为了增加关税收入,故年税则开始对这些免税的日用品征税,新增衣帽靴鞋类与毡绒毯席类对进口的衣服和睡具征税,新增器皿箱盒类对金银器等各类进口日常用器物征税。 从货物分类上来看,出口货物分类完全遵循了年所定的分类标准,进口货物分类在沿袭年标准的基础上有所增改,增改的原因则在于年税则中免税货物范围的大幅削减。 货物品项的增减影响货物品项增减的原因为:第一,免税货物范围的消长;第二,新增征税品项;第三,分级征税的实施。其中,免税货物范围的消长仅影响了进口货物品项的增减,新增征税品项与分级征税则对进口与出口货物品项增减均有影响。就免税货物范围的消长而言,晚清三版税则经历了免税货物范围极小—免税货物范围极大—免税货物范围极小的过程。 具体到各税则而言:年税则的免税货物范围极小,其规定为出口货物中“金银洋钱及各样金银类及瓦砖瓦片等造屋之料为免税”,进口货物中“进口洋米、洋麦、五谷等皆免税”。 年税则的免税货物范围在年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中英天津条约上海贸易协定》第2款规定:“凡有金银、外国各等银钱、面粟、米粉、砂谷、米面饼、熟肉、熟菜、牛奶酥、牛油、蜜饯、外国衣服、金银首饰、搀银器、香水、碱炭、柴薪、外国蜡烛、外国烟丝、烟叶、外国酒、家用杂物、船用杂物、行李、纸张、笔墨、毡毯、绣货、铁刀利器、外国自用药料、玻璃器皿,以上各物进出口通商,各口皆准免税。” 相比于年税则,年税则中免税货物范围大幅增加,而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外国人逐步在各通商口岸定居有关,因而与他们定居生活息息相关的西式生活用品都被列为免税货物。年进口税则的免税货物范围在年的基础上大幅削减。 年《通商进口税则善后章程》第二款规定:“凡外国运来之米以及各杂色粮面并金银以及金银各钱、印字书籍、水陆各图新闻纸等均准免税放行”。年免税货物范围被大幅削减的原因有二: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人逐步接纳和使用西式各种日用商品,原本进口数量不多的西式生活用品消费量彼时已大幅增长,故再列入免税货物会导致中国少收不少进口税。 年《辛丑和约》第六款规定,“所有向例进口免税各货,除外国运来之米及各杂色粮面并金银以及金银各钱外,均应列入切实值百抽五货内”,此举的目的在于增加中国的关税收入以偿还庚子赔款。免税货物范围的消长对货物品项的影响可以酒果食物类为例说明。 年酒果食物类只有3种不同规格的洋酒品项,到年由于洋酒被纳入免税行列,酒果食物类品项减为2种,在删除洋酒的同时新增橄榄和鼻烟2种。到年时,免税货物范围缩减,原属免税的酒果食物类货物全部开始征税,年酒果食物类品项因此跃升到种,囊括各类洋酒、肉类、粮食、调味品等货物。 就新增征税品项对货物品项的影响而言,以出口货物品项的增加为例:由表1可看出年税则出口品项相比于年税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香料椒茶类为例,年税则新增八角渣、时辰香等2种新增品项;以布匹花幔类为例,年税则新增土布各色、旧棉絮、棉被胎、棉花等4种新增品项。 就分级征税的实施对货物品项的影响而言,以进口货物品项的增加为例:分级征税的原理其实就是以从量税为基础,进行从价税的征收,以避免对价值低的货品征收过高的从量税,或是对价值高的货品征收过低的从量税。而为了细化价值的区分,分级征税采取了5方面的区分标准:产地、规格、浓度、品质及品类。 以下以“原色白洋布”和“洋酒”为例说明分级征税的区分标准以及对货物品项增减的影响:以布的分类为例来说。年布分为白洋布、原色洋布与原色斜纹布3品项。年按规格与产地的不同被分为4种不同规格的原色白色无花斜纹布、2种不同规格的美国产原色白色无花斜纹布,共6种。 年原色白洋布按规格和产地的不同又被分为3种不同规格的原色布、2种不同规格的日本充土布、4种不同规格的原色白色无花斜纹布以及3种不同规格的原色白色标布,共计12种。再以洋酒为例进行说明。年税则根据包装将洋酒分为“桶装”“装玻璃瓶大的”“装玻璃瓶小的”3种。年税则中洋酒属于免税货物,故无分级。 年税则根据酒的品类分为汽酒、红白淡酒、红白浓酒、威末酒、巴兰地酒、畏士忌酒、他类烧酒、火酒、啤酒、苹果酒、梨酒、黑啤酒、蜜酒等;又根据产地的不同列入了葡萄牙酒和日本酒等;根据酒精度数是否过14度分为红白浓酒和红白淡酒;根据酒的包装规格将葡萄牙酒、巴兰地酒、畏士忌酒、啤酒、日本酒等分为桶装与非桶装。 据此不难发现年税则对酒的分级征税标准会根据酒的品类、酒精浓度、原产地、规格等明细区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其标准化相比之前的税则明显加深。因此,免税货物范围的消长、征税品项的新增以及分级征税的标准化是导致晚清税则货物分类增加与货物品项增减的3个主要因素。 而分级征税的精细化与免税货物范围的调整顺应了当时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其标准化的实施保障了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是晚清税则的进步之处。晚清税则中货物分类的改变与货物品项的增减对清*府而言则是有利有弊。 一方面更多品项的列入使得商人和海关都有规范可遵循,顺应了中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达到了年税则增税的目标。另一方面更多以“值百抽五”税率而定的从量税品项的列入又限制了中国关税收入的增长,剥夺了清*府利用关税调节对外贸易的功能。 通过本节对货物分类标准和品项增减的梳理,笔者据此能够清楚地知道在三次税则变迁中各货物分类的变化,故而才能统计出哪些货物在三次税则变迁中分类的变化过大而无法对其货物税率在三次税则中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哪些货物分类不变或者分类变化不大从而能够在下一节中进行货物税率变迁的分析。 晚清税则一向为学界所诟病之处都在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关税,但对年税则到年税则再到年税则,三版税则所载各种货物的税率有何改变,我们却知之不详。本节将在前述两节分析的基础上,将三版税则所列所有进出口货物全部输入excel,做成晚清海关税则数据库来分析晚清海关税则税率的变迁。 但限于篇幅,原始数据库内容在此无法呈现,故本节将用此数据库的统计结果来对比分析晚清三版税则中进出口各货物从量税税率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验证晚清税则税率的变迁是否遵循了相关条约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下无法标准化数据:第一,货物的计量规格由早期的从量税改为从价税或由从价税改为从量税。 如安息油:年为“每百斤6钱”,年改为“值百抽五”;下冰片:年为“每百斤5钱”、年为“每百斤7钱2分”,年改为“值百抽五”;各色绳(绳吕宋):年为“每百斤3钱5分”,年改为“值百抽五”;时辰表:年为“值百抽五”,年为“每对1两”,年又改为“值百抽五”。 故这种由从量税改为从价税,或者从价税改为从量税的情况是无法进行统一的,在进行对比分析时此类品项会被剔除。第二,货物的计量规格不属于同类计量规格。如重木梁:年为“每根4两”,年改为“每1英立方尺2分”。根和英立方尺为两种不同计量单位,无法换算,故此类品项也需剔除。 由此可知,此次税则修订的原因在于—年间物价的下跌导致税率过高,重修税则的目的在于降税。笔者统计发现进口货物中,24种货物税率未变,32种货物税率降低,14种货物税率增加。出口货物中,19种货物税率未变,20种货物税率降低,17种货物税率增加。 此外,32种税率降低的进口货物其降税幅度在10%-87.5%之间,降幅最大的为牛角下降87.5%,降幅最小者为黑胡椒、没药、乳香三种,均为10%。而14种税率增加的进口货物税率增幅在25%-%之间,增幅最大者为燕窝,上等燕窝增长10倍,中等燕窝增长17倍,而下等燕窝则增长了29倍。 进口税率未变者24种,可看出都是货物本身价值并不高且进口数量不多的苏合油、槟榔膏、豆蔻花等物,而印花布、棉纱等英国期待中国大量进口的货物都在此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1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是什么让你,不远千里来到三亚度假
- 下一篇文章: 春节要带小孩出去旅行这些地方,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