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泸县(之前皆称泸县,今日叫泸州市)不少名人息影桑梓后,精心修造花园有十几个之多,文人风流,江南雅致,一时无两。可惜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正如*安歌中所唱: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知道的人都是泸州七老八十的老一辈了,江阳沽酒客觉得这些是历史,也是泸州曾经的文化风流,不应该就此湮没,无人知晓,特意收集了一部分比较有特点的记录分享给各位,哪怕读者不多,到底在这里留住纪念。万一哪天你看到了呢?

朱家山——石园

石园位于泸州南极路(现在兴隆街背后,正面在主干道漂亮宝贝摄影楼上)朱家山,诗人陶开永故宅。建于辛亥年6月,约半亩。一楼一底,一池一亭,朴素巧雅。花木扶疏,葡萄盈架。居高眺远,清静雅洁,实闹市中不可多得之胜景。

朱德同志于——年驻节泸州,喜在此会聚群贤,组织了东华诗社,写下不少忧国忧民、讽人讽事的诗篇。

年,朱德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市博物馆暨文管所特将石园修茸一新,成立“朱德在泸州业绩陈列馆”,对外常年开放。但是从年起年久失修,可能经费问题,暂时进行关闭,成了保守保护状态,这个花园目前还在,只不能参观了。

泸州北坛过家花园

市区忠山北面脚下,有北坛花园,约数亩。植花木、筑草亭、竹屋、石桌凳、人称过家花园。其后代名画家过伯安、书法家清膳生过长卿,贡生过铭鉴等常邀诗人、书画家到此昑诗作画,住作颇多。

过伯安,清光绪年间泸州忠山人,工诗善画,十分喜欢国画,其鲤鱼、鲢鱼、昌鱼、螃蟹、败荷栩栩如生,尤以画鱼著称于世。川南名画家的赞誉不胫而走。过伯安画家被记入了民国《泸县志》。画家过伯安,排行老二,长兄长卿,字汝香,弟长育,三兄弟皆工书画。过伯安常在西关外琴书自适,种竹莳花。

可惜现在已经不知道具体位置,可能早就没有了吧。

曾家花园

曾家花园在泸南大较场前,园主曾志沂(字桐生,清廪生,曾与同乡苏俊、苏健一同赴日留学,归国返乡任泸县劝学所所长。其次子仲牧,绰号小诸葛,年加入中国共产*,终身许国。)

建于清末年间,位于泸州城南门外永丰桥下右侧、大较场(原泸顺起义指挥部旧址、泸州四中体育场)下左侧长江江畔,即现长江现代城部分,亦即原国营泸州市建材厂厂区全部、原泸州市火柴厂老伙食团、幼儿园全部及现江阳区曾家花园8栋7楼1底住宅群大部分,园中奇花异草若干,其中桂圆树和桂花树尤为最多,主要分布于原建材厂厂区,曾任劝学。

该园依山傍水,花木颇多,假山、水池、亭阁小巧玲珑。举人陈铁荪,温筱泉、高楷、翰林院孔目万慎常来此宴会,朱德同志驻泸也常在此宴客。

刘庄

刘庄在泸南新村长江之滨。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民国十年,内地会,英美传教士在此创办华西中学。万县惨案发生,泸民众激于爱国义愤,打砸教堂,捣毁该校。内地会将存留少许校舍及地面售给大地主刘步武,命名刘庄。抗战期间,城内商家居民避空袭多迁郊区,官绅宴客常在此行乐,刘趁机添筑西式楼房、走廊、亭阁,广植果树、花卉,供群众宴会,收费颇高,解放后收归地方所有。如今也不知所踪。

钝园

位于隆兴街,纵横百余米,毛焕煊(清廪生,留学日本,曾任川南都督府教育部长,渠县县长等职)建于民国十三年。楼上名“述诗堂”,藏书丰富,任人阅览。楼下客厅文人雅集。亭上楹联:“幽径陶彭泽,小园庾子山”,假山、鱼池造型优美、广植四时花卉。泸州五老:陈铁荪、温筱泉、罗季瀛、龚问泉、梁云程喜在此欢宴吟咏。

顿园之意倒是很有今日慢生活之说,也不知道现在兴隆街那一块故地,可惜笔者也找不到了。

了园

距泸西五里许,忠山云麓,百子图之上,宽约五十余亩深沟地。园主邓徳先(保正、士绅),初建成叫“了园”后来人习称“邓园”。

邓喜此地幽諍,年结茅声隐居,躬耕度日,心力用于园林之美化。广植四时花木。用各种草、树枝盖亭九座,形式多样、古雅新奇罗汉松、万年青为屏障特凿一石洞名“傅岩栖息洞”石床、桌凳无不备。泉水滴乳,冷气逼人。

又筑曲折小溪,引清水入荷池,夏荷鲜艳夺目。溪边坡上植各种梅花百余株,极硫形横斜之美。兰花、攻瑰、七里香等花香沁心牌。

竹林深掩一长亭。楹联是举人王铁珊撰写:“竹影溪光也学杜公结茅屋,峰迥路转何须渔父觅桃源”。额“茂林修竹”。又横刻廖润堂举人撰写的“了园序”。

根据资料大约是:“人生万年。有何了局…富入贵人,谁主谁客?起迟睡早。万事草草、得了便了,落花帝鸟。不了面了,一梦来,山鸡报晓。”

春秋佳日,游客如云,各方名士常来欢宴吟咏。盛夏更成为避暑福地。抗战期间,遭日机炸坏。建国后,此地修建为医学院。了园真的就此完了。

李家花园

在小市五峰顶下,园主李庚先,士绅。

明代此园盛产名贵荔枝,有“荔枝园”之美称。杨升庵状元曾下榻,饱览荔林殊色,欣赏美味,题诗盛赞:

水晶丸映绛纱,名字曾闻十八娘。

锦作林时传咏,绣成堆处献君王。

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薰风坐午凉,

纤手吴姬含笑赠,金盘何用荐槟榔”。

清末明初,其后代不惜耗巨资从云南、广东购回名贵材料,筑长廊、客厅、假山鱼池、花台,添植奇花异草,园景大为改观。

年,朱德旅长在此下榻小住,与名流盘桓唱和,留下名诗多首。年李姓后人将他在此用品十余件献给“朱德在泸业绩陈列馆”展览。可惜现在也不知道还有遗迹无?

罗园

罗园有二:一在肖巷子罗氏宗祠背后侧,约1.5亩,江西罗忠浩(廪生,川南师范学堂之建设员)建于光绪二十年,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命名“橘园”。果树多,以橘为主,尤其一株金钱橘主干粗一尺,年年丰收,果味特优。园虽小而布置巧雅,花卉繁盛,古木参天,凉爽宜人。为东华诗社、输心学社社员读书、操字、习画、吟咏,有时讨论时局之所。一个平方长屋,壁挂赵子昂绘的八匹骏马,乘风欲飞郑板桥的墨宝苍劲酒,观此神往。可惜肖巷子在市区主干道,自然无法保留,只能停留在文字记忆里了。

另一在沙湾、为罗忠浩幼子罗季吟(巨商),建于民国二十年,因景仰陶渊明命名“慕陶别墅”约五亩。草亭有三,荷池有二,花草茂盛,果树多而高大,青果三株大可合抱,各种梅花二百株,实为特出。老人团中温泉、艾承庥、陶云璈等常到此欢宴赋诗。如今恐怕也是记忆了。

还园

此园由杨姓前辈售人,年杨玉伯买回,苏乾枢举代命此名。

位于小市卿巷子对门,马鞍山麓,长15米,宽20米。特点颇多:

(一)设计奇异,曲折多姿,有远景、近景、亭、台、楼、阁、荷池、假山无不备。特凿石洞一个、石床、茶几俱全,岩泉下滴为珠,夏天可乘凉,抗战期间好躲空袭。

(二)花卉紫盛:荷花、牡丹、梅花、桃花、争奇斗艳,尤有十二个月的兰草,看不尽的桃红柳绿,蝶舞蜂忙,听不完的百鸟争鸣,蛙鼓蝉唱。

(三)楹联诗词佳作不少:为陈树人联“人随飞鸟出,云带好山来”。书法家孙绮琴联:“剪月添光留客饮,题诗得句为人吟”。

泸州名士温筱泉、陈铁荪、王伟卿、王铁珊、万慎等常来畅饮唱和;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泸州合江人王朝闻一住月余,流连忘返;民国时期四川省长赖心辉、*长杨森游后评价颇高;七十二**长郭汝瑰游后特出告示保护。年园主杨王伯为出偿付农协会欠款售给领江公会(后归属二航司今日不清楚)

以上名园实在各具特点,因为时代的关系,很多可能已经早就消失了,有一些可能还存遗迹,如果有知情人看后,希望能告知更多,只可惜图片无法收集,不然就能让人了解的更加清楚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