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最终解决,不是双减是否实行,也不是高考是否取消,而是家长敢不敢让孩子活出自己的价值。

先讲两个真实的段子。

其一,前不久在某个规格很高的教育行业交流会上,众多受到重创的教培机构的大佬们怨声载道,义愤填膺。

这时候,一位独立学者发言,大概的意思,就是“活该”。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遭到了大家的围攻:难道我们这些机构就是杀人放火的强盗了,我们这些老师就活该失业,饿死了也没人管吗?

其二,在某个家长群里,开始热烈地讨论,究竟什么门类可以培优,英语和数学是不是在某些学校,仍然是硬通货。

艺术和体育,是不是有可以迅速出成绩、拿名次、得奖牌的项目。

于是,有人笑称,双减是减了科目竞争,但把内卷转移到了艺术体育,孩子们换了赛道而已。

听到这两个段子,我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因为,我既是一个教育相关行业的工作者,也是学龄孩子的家长。我想说说,我内心的感受。

作为一个教育相关行业的人,我并不惊慌,也不因此而欣喜。

最近我也被很多人关心地问过,受没受到影响。是会受到 ,减少规模,乃至有关门的危险吗?还是刚好不属于学科赛道,这次是快速发展的一个机会呢?

老实说,我没有想过。

8年前,我们开始做阅读和写作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算是什么赛道,只是自己喜欢热爱,而又擅长,就这么摸索着开始做了。后来教育行业热潮汹涌,投资涌入,有人奔走相告,说大语文的时代终于来了,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也算是大语文的一部分。

那么,双减,和之前的大语文一样,我们其实分不清楚,对我们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但是,我想,无论哪种学科,哪种教育方式,只要是符合教育本质和教育逻辑的,那么,无论在什么年代、*策和环境下,都应该存在。同样的,如果是把教育当作上市发财的路径,想在教育上赚大钱的,无论看起来多么高大上,多么先进,都是教育的危害,而不应该存在。

我相信,只要是真正热爱教育的人,总是可以在任何环境下,都继续用符合教育本质的方式,从事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那些因为教育不是风口,而离开教育的人,他们本身就不是来做教育,而是来挣钱的。

他们或许在短时期内看起来做出了一些教育的成就,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离开,对教育反而是件好事。

这次因为双减而关闭的一些机构里,就有一些真正懂得教育、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好老师,他们或许失去了眼前的工作,但并不会因此失去教育——只要他真正热爱,他总会找到相应的事业。

那么,话又说过来,那些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失而去骂双减的,我觉得,这并非是对双减*策理性的反应和思考。

打个比方吧,你是卖槟榔的,卖得很好,生意做得很大,有很多员工,也拿了投资,马上要上市了。这个时候,国家因为槟榔对健康的危害,禁止槟榔企业上市,也不准做广告,甚至要禁止槟榔的销售了。那么,你该怎样应对呢?

1.你可以大骂这项*策,让你的公司损失惨重,甚至想一些规避的办法,继续卖槟榔。

2.你热爱槟榔,坚信槟榔是有益健康的,那么,你可以去做研究,证明这一点,或者生产出完全没有危害的健康槟榔。

3.你拿卖槟榔的经验,去卖茶叶。

借用这个并不恰当的比喻,是想让我们回归到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双减,去看待教育。

我们要好好地想一想,是教育更重要,还是你更重要。

作为家长,我又是如何看待双减的呢?我并不乐观,也并不悲观。

双减,减的是什么呢?学校作业,课外培训。

这两项,我们之前都已经自己主动减了。从小学到中学,没有上过任何一个学科培训班,虽然学科成绩的确不高,但家庭和孩子都觉得换来了空闲的时间、画画的时间,也算值得。

那么,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呢?是别的孩子拿了很高的分数,得了很好的名次,得到了很多的奖牌,上了很好的学校。那是他们的选择,我们也认为挺好的,仅此而已。

的确,我们并没有上一个很好的学校。但是,那是孩子自己挑选的喜欢的学校。孩子的成绩并不 ,班级里也没有排名,但她可以和老师开玩笑,在学校有好朋友,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

未来,孩子上得了还是上不了名校,我们都能接受。而别人的孩子上了名校,我们也觉得不错。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一个家属院里,有一家的孩子,长着白皮肤瓜子脸双眼皮,穿着公主裙,好看极了。于是呢,就另有家庭,让孩子去漂白皮肤做下巴割双眼皮,整得和那个孩子一样。可是呢,也有家庭,觉得自己孩子黑黑的皮肤挺健康,圆圆脸挺可爱,单眼皮挺俏皮,就不去整容。

这个世界上,美有很多种。就算全中国都流行瓜子脸,你也可以坚持自己的圆圆脸。

天生丽质的人或者后天整容的人,的确会有很多优势。但坚持自己无论长成什么样子,都有自我价值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

教育,其实也一样。

那么,真实的、现实的问题仍不少,双减后,内卷还存在吗?在哪里?怎么才能彻底根除呢?

01

双减之后,老师开始轮岗了,好学校的教育水平,不就降低了吗?以后就没有好学校了吗?

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再来看看,好学校对你的孩子究竟有啥作用。

什么是好学校?通常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我们来认真分析下,升学率高,原因有两个,一是生源好,自带光芒;二是老师好,帮助提分。

双减之后,会逐步打破这两个原因,学生划片,老师轮岗。这样看来,好学校(升学率高的学校),自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件事,就是重新定义“好学校”。

以后的好学校,就不会是升学率高的学校,而只能是帮助每个学生(请注意,不是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提高的学校。那么,考核学校和老师的标准,也会因此而改变。这不是你接不接受的问题,而是大的历史趋势,必定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作为家长,不能再去生源好、老师好的学校了——买学位房也没有用。那么,所能够应对的方法,就是把希望从对好学校的寄托上,改到对自己孩子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