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槟榔落花落果主要的原因生理落果的原因很多。最初落花、落幼果是由于授粉、受精不完全而引起的,尤其有些树种的花器发育不全,如:杏花常出现雌蕊过短或退化或柱头弯曲,不能授粉受精。除上述外界不良条件影响外,水分过多造成土壤缺氧削弱根呼吸,导致营养不良,而水分不足又容易引起花、果柄形成离层。缺锌也易引起落花落果。6月份落果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幼果的生长发育,果肉细胞、胚乳细胞迅速分裂增加,需要大量的养分。尤其胚和胚乳的增长,需要多量的氮才能形成构成所需的蛋白质,而此时有些树种的新梢生长也很快,同样需要多量的氮。如果此时氮供应不足,两者之间就发生对氮争夺的矛盾,常使胚的发育终止而引起落果,因此应花前施氮肥。磷是种子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种子多,生长素多,可提高座果率。花后施磷肥对减少“六月落果”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早期和总的座果率。水不仅是一切生理活动所必须,果实发育和新梢旺长都大量需水,由于叶片的渗透压比果实高,此时缺水,果实的水被叶片争夺易于脱落。过分干旱,树木整体造成生理干旱,导致严重落果。另外,幼胚发育初期生长素供应不足,只有那些受精充分的幼果,种胚数多而发育好,能产生大量生长素,对养分水分竞争力强而不脱落。“采前落果”的原因是将近成熟时,种胚产生生长素的能力逐渐降低之故,与树种、品种特性有关,也与高温干旱或雨水过多有关。日照不足或久旱忽降大雨。会加重采前落果。不良的栽培技术,如过多施氮和灌水,栽种过密或修剪不当,通风透光不好,也都会加重采前落果。二、槟榔落花落果主要时期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在生产上称为座果。事实上,座果数比开放的花朵数少得多,能真正成熟的果则更少。其原因是开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在生产上称为“座果”。事实上,座果数比开放的花朵数少得多,能真正成熟的果则更少。其原因是开花后,一部分未能授粉、受精的花脱落了,另一部分虽已授粉、受精,因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产生脱落,这种现象叫做“落花落果”。如:枣的座果率仅占花朵的0.5~20%。据对仁果和核果类果树的观察。落花、落果现象。一年可出现4次。1.落花。 次于开花后,因花未受精,未见子房膨大,连同谢的花瓣一起脱落。这次对果实的丰收影响不大。2.落幼果。第二次出现约在花后2周,子房已膨大,是受精后初步发育了的幼果。这次落果对丰收已有一定影响。3.六月落果。在第二次落果后2~4周出现落果,大体在六月间。故果树栽培上又称“六月落果”,此时幼果已有指头大小,因此损失较大。4.采前落果。有些树种或品种在果实成熟前也有落果现象,果树生产上叫“采前落果”。以上这几种不是由机械和外力所造成的落花落果现象,统称为“生理落果”。也有些由于果实大,结得多,而果柄短,常因互挤发生采前落果。夏秋暴风雨也常引起落果。三、预防槟榔落花落果的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加强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定植后2年中进行3-4次,每次每公顷应施尿素公斤或人粪尿7.5吨左右。结果期每公顷每次应压青22.5吨或施堆肥15吨,并混施复合肥公斤。还要施好促花和保果肥:即 次在初春花苞开放前,每株施人粪尿5-10公斤,尿素20-30g;第二次在秋季青果期每株施绿肥或厩肥15公斤,并加施复合肥25g或火烧土2.5-5公斤,以促进幼果生长,防止落果太多。2.科学调节开花结果期。槟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4-28摄氏度,适宜空气湿度为60%-80%,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过干燥不利于结果。海南冬、春气温低,气候干旱,此时成熟过时品质差、易落果,一般在3-4月前开的花可以除掉,保持4-6月开的花。3.防治病虫害。防治槟榔*化病应增施尿素、 钾、复合肥和 镁、石灰等。防治红脉穗螟应在开花期和幼果膨大期喷施20%速灭杀丁-倍液或2.5%敌杀死倍液,连喷2-3次,每7-10天喷1次。4.不让家畜入园随便践踏。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设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