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视夜校开播5周年夜校大学建起
「本文来源:南海网」 开播5年,期专题教学课堂,记录多个真实案例,足迹遍布海南19个市县(区)、个村庄,参学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累计1亿多人次…… 从《海南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华丽转身为《海南乡村振兴电视夜校》,这档年11月开播的电视公开课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创新案例,首次开创“电视+夜校+钉钉+热线”的全新模式,通过电视课堂的形式为基层干部群众打造了一个专属的融媒体学习阵地,已经逐渐成为海南的一张名片。 会议现场。记者钟圆圆摄 肩负使命开创脱贫致富新模式 年,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应运而生。 电视夜校深度整合了海南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点、互联网、移动终端、有线电视媒介等资源,借助媒体快捷、直观、覆盖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等优势,向基层全面普及脱贫*策、知识和技能,改变他们“等靠要”的顽固思想,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讲*策、传技术、说感恩、树典型、找工作、卖产品、结姻缘……来自各市县、各部门、各厅局的相关负责人积极参与节目录制,把扶贫*策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贫困群众“学得进、听得懂、用得上”;各高校、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主动深入夜校课堂和田间地头开展示范教学; 书记、田教授、乡村买手、脱贫光荣户等典型亮相电视夜校,以真实经历讲述脱贫故事。 澄迈县桥头镇土地肥沃,沙土村地瓜产业蓬勃发展,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沙土村*支部书记、地瓜种植带头人王文克被邀请到电视夜校上课,分享农科农技和致富经;海南槟榔谷旅游区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总经理吉贵曾经也曾是个“穷小子”,作为励志典型,他被邀请到电视夜校分享心路历程。 在电视夜校,澄迈县钦帝村的王德胜了解了更多地瓜种植的知识,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了解到了危房改造的扶贫*策,领取了6万多的*府补助;屯昌县岭仔村的谢进霞掌握了种植苦瓜的技术,还在苦瓜节知识竞赛中拿了一等奖,合作社奖励她株苦瓜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云龙镇云岭村的胡行杜了解到了教育扶贫*策,还给孩子申领到了教育补贴。 《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不仅送去了知识技术和经验,也送去了斗志勇气和信心。贫困群众通过在夜校的集中学习,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能脱贫”,从“穷了咋办”到“我有办法”。 一位基层镇委书记曾这样评价电视夜校:“把扶贫*策、生活生产技术技能,通过接地气的形式直接传导到基层,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 领导干部讲*策,院校专家讲产业,农科人员讲技术,帮扶干部讲办法,致富典型讲经验,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年11月18日首播,共播出期专题,4年时间,夜校共走访了近多个村庄,选取了多个脱贫致富典型,宣讲*策知识、普及实用技能、宣传扶贫典型案例,为村民带去送去了带来“有泥土味”又有专业性的精品农业课程。 打造“夜校+”线上线下齐开花 除了讲*策和学技术,夜校还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线下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合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服务热线是群众与*府职能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热线根据群众来信来电形成工单, 帮扶到户到人,让基层群众的心声能快速顺畅地传送到*委*府部门。5年来,热线接受群众来电来信共个,共生成有效工单个,有效工单办结个,办结率达99.89%。同时,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引进大数据钉钉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省名教学管理员的管理,实现了对个教学点的全面监督,确保电视夜校真正走进乡村。 据海南开放大学*委书记、省夜校办主任孔令德介绍,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播出期间,夜校走进海南各市县,开展“夜校帮你找工作”“脱贫致富爱心集市”“夜校大集市”等公益活动,举办近百场消费扶贫活动,共计成交金额近多万元,替农民找销路,助力农民增收;开展数场相亲活动,走进昌江,东方等地,为广大困难群众解决单身问题;开展数十场关爱留守儿童特别活动、脱贫攻坚大比武、脱贫攻坚宣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歌训赛等。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线下培训始终是电视夜校服务乡村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电视夜校开展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就业培训,联合省妇联、市县人社局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已完成母婴护理、美容美发、产妇催乳、家*服务四个主题培训,90余人实现就业。 另一方面,对夜校管理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支 的管理员工作队伍,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内容涵盖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的组织与管理,钉钉系统管理和运用等,培训班还为各市县驻村 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截至目前,电视夜校已在7个市县开展了7期培训,培训多人次。接下来,夜校将在全省进行电视夜校管理员轮训,覆盖个省乡村振兴夜校教学点,共计余人。 “夜校+大学”开启新征程 年1月,《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调整转型为《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在“送*策、送技术、送信息()、帮助卖产品、帮忙找工作、帮忙找对象”六大好处的基础上,乡村振兴电视夜校新增“培养好风气、好品德,给文凭”两大好处,变身一档乡村振兴教育服务类电视栏目。 截至目前,《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已经制作播出了22期教学专题,内容涉及农村*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和基层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 在开播5周年之际,11月29日上午,“办好电视夜校助力乡村振兴”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在海口市顺利举办。大会邀请了多名国内专家参加,围绕核心主题,从“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三新’思想指导下的海南乡村振兴与电视夜校发展思路”、“创办起高质量的现代夜校”等方面展开深入的交流研讨。 孔令德表示,电视夜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在总结5年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内容形式,提质增效,着力培育一大批乡村振兴主力*、“明白人”。在节目的制作和编排上面,更加贴近农民,贴近农村,通过引进、自制两种形式,建设一个专门针对海南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学习资源库;拓宽传播渠道,丰富学习载体;探索农民学分银行建设和农民学历提升工作创新机制;推进田间学校建设新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把课上到田间地头,努力打造没有门槛的“田野上的大学”。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钟圆圆 责任编辑:陈仕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zz/11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外地游客无法理解的4种海南美食,生槟榔上
- 下一篇文章: 海南沙滩海湾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