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13种特色小吃后,我终于知道了厦门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 人人都说,厦门是一座小资的城市,连海风里都充满了文艺调调,他们的步调总是不缓不急,声调总是那么温柔动听,于是让人很想从咸鲜的空气中,去解开厦门人幸福生活的秘密。当你走进红红的砖墙,弯弯的小巷,和各种古早味不期而遇的时候,便会突然觉悟:原来秘密就藏着这里!这些让人一试难忘的特色小吃! 01沙茶面 厦门人吃沙茶面的习惯,从小养成,不分时段。选料,烫面,加料,淋上一直沸腾的沙茶汤,最后浇上一勺花生酱来升华香气,仅仅六十多秒之内,一碗地道的沙茶面就上线了。 沙茶面的背后有一个关于“家”的传说。相传在18世纪,厦门普陀山脚,住着一户人家,以打鱼为生。父亲早逝,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一儿子出海捕鱼时被风暴卷走,十年来杳无音讯,老母亲哭瞎了双眼,失去了味觉。幸运的是,儿子被商船救起,流落到印尼。几经周折,儿子返回厦门,母子团聚。 有一天,儿子买来母亲爱吃的花生,细细研磨,撒在面条上。恰巧家里的盐用光了,儿子翻出南洋带回的沙嗲粉,混合进面汤里。没想到母亲大赞面条好吃,甚至她的味觉也渐渐恢复了。后来儿子把这款面拿到市面售卖,渔家靠岸后总要吃一碗热腾腾的沙茶面。一碗因孝心而诞生的面越来越出名,也成为厦门小吃中的招牌。 02土笋冻 土笋冻富含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就变成一道美味甘鲜的小吃。原汁原味的土笋冻,搭配上黄瓜、生姜、花生酱、上好的酱油,有着一股令人难忘的味道,加上当地甜辣酱,口感及其地丰富,夏季吃一个倍感清凉爽口。 据说,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战役中,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军中的粮草十分地紧缺,军队中没有足够的食材,治军严明的他不想让老百姓为难,不接受资助。就地取材,将将士们从海边挖出的大量的“土笋”放置水中熬煮,熬煮了一段时间之后,冷却下的的汤汁变成了Q弹的果冻状,就诞生了现今广为流传的土笋冻。 03鱼丸汤 有人曾经说:“没有吃过厦门的鱼丸,就无法了解厦门,也无法了解厦门人。”对厦门人来说,鱼丸是点心,也是正餐,甚至可以在宴席上招待贵客。清晨街巷里的鱼丸清香,便是厦门人的故乡印象。尤其是汤色红亮、略带微辣的厦门沙茶面上铺着的几颗鱼丸,鲜香、入味,最是勾魂。 好吃的鱼丸用本港的鲜鱼剔骨取肉制作,以木槌手工敲打成肉浆,再挤入原汤定型,吃起来紧实弹牙、鲜香回味。手工制作的鱼丸表面偶有坑洼,并不规整好看,但比起机器制作,多了一份难以复制的口感。 04炸五香 炸五香是很典型的厦门风味名点的代表小吃美食,将猪肉切成条状或块状,青葱、荸荠或荠薯等剁成米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拌匀,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内料,然后用豆皮包裹成条状,在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然后下油锅炸。油炸时生坯要慢慢滑入油锅内,炸至浮起油面时要勤翻动,以便受热均匀。外观色泽赤褐色,鲜香酥脆,内馅润滑甜美。 05海蛎煎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岸的饮食风格相差不远,所以台湾的蚵仔煎同样也是厦门的特色食物,当地人称其为“海蛎煎”。相比台湾蚵仔煎,厦门海蛎煎的鸡蛋成分相对要高一些,酥嫩的煎蛋调合了稠糯的地瓜粉浆,包裹着海味十足的海蛎,掺杂的大量葱花散发出浓郁的葱香,将香气推到最高潮。多种不同的香味交错杂陈,混合成一种更为诱人的复合香气,浓郁而激烈。 海蛎煎的最佳配料是甜辣酱,甜酸中带着微辣,非常适合佐食海蛎煎这类的煎炸食品。刚出锅的海蛎煎蘸一些甜辣酱后趁热下肚,热度与辣味使得周身都温暖了起来,真是酣畅淋漓。 06蚝干粥 闽粤两地的吃食,都以一个“鲜”字闻名。广东有潮汕砂锅粥,福建有厦门蚝干粥。大概是因为沿海,厦门人特别懂得如何利用海鲜的鲜味。做成菜、做成汤、做成饭,还要做成粥。要把一碗蚝干粥做得不腥,还能吃出生蚝的鲜味,他们最擅长。首先要把食材煮得够烂够熟,熬粥时候的火候掌控很有讲究。最后要做到入口即化,蚝干和米粒融在一起,鲜中带甜,粘糯适中。 07烧肉粽 在70年代,邓丽君的一首闽南语歌曲《烧肉粽》,就把烧肉粽的名字唱响了全国各地。全国的粽子种类有十余种之多,而厦门肉粽是闽南派的肉粽的代表,厦门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 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烧肉粽蛋黄鲜肉粽厦门特产海鲜猪肉板栗散装大粽子礼盒端午节淘宝月销量¥35¥70购买08芋包 芋包的芋皮须用「槟榔芋」,槟榔芋削皮捣成泥,淀粉精盐一撒,做成芋蓉。内馅以五花肉,豆干,香菇,荸荠,冬笋剁细丁,加五香等佐料调味,上笼蒸,出笼倒扣。可淋甜辣酱,沙茶酱,撒芫荽和葱头油。好吃的芋包,芋皮有颗粒感。吃得趁热,芋皮软糯,轻切开,内陷流出,随余热散出五香味,五香就着芋泥香,个中滋味,实难尽述。 09面线糊 守旧的人,如果一天没吃到面线糊的话,心里就会开始变得难受的不行!面线糊在闽南地区一直都被居民深深地喜爱着,很多人不仅仅把面线糊当成早餐,夜宵的时候,面线糊也是他们的首选。 好吃的面线糊,汤底和面线都和重要。汤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大骨汤底,一种是海鲜汤底,汤底用料越实在、越丰富,面线糊的味道就越香越鲜甜。面线的制作工艺决定了面线的口感以及面线糊整体的感受,因此要用专门的手工面线,久煮不烂但入口即化。浓浓高汤加入折成细段的的面线慢煮成面线糊,再加入各种海鲜、猪杂或者鸭肉,变化出不同口味。 10花生汤 对于爱吃甜的厦门人来说,再没什么比一碗熬煮地酥酥糯糯甜甜蜜蜜的花生汤来得振奋人心!早餐、点心、夜宵........似乎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出现都很合理。 花生汤起源于泉州地区,逐渐在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以及福建沿海传开。“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这是厦门本地的一句方言,说的就是有厦门风味的甜汤佳点花生汤。滚烫而带着颗粒感,黏糯口感把嘴里的每一寸都包裹着,只要用舌头轻轻一压,软滑的花生立刻在口中化开,几乎不怎么需要咀嚼,回味细腻绵长。 11鸭肉粥 厦门人好粥,早餐粥,晚饭也粥,宵夜亦是。白米粥清淡,海鲜粥鲜甜,喜欢浓郁口味的最佳选择非鸭肉粥莫属。顾名思义,鸭肉粥就是有鸭肉的粥,但绝非鸭肉和粥的简单搭配。 把鸭骨头用文火淬炼出汤汁,再把已经六分熟的配比均衡的大米和糯米放进去煮到全熟。等到所有的米粒都微微地绽开一道缝,粥就差不多到了火候。它们不过分粘稠,也不是完全地水米分离。粒粒分明的米粘糯可口,柔腻弹牙。吃一口粥里的米粒,喝一口鸭汤,让那种温暖的感觉从口腔延续到胃里。 12扁食 不同地域的扁食有着不同的称谓,江浙叫馄饨、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在福建,大多数地方叫扁肉,扁食的叫法,也只在闽南一带流传。顾名思义,扁食的肉馅是“扁”出来的。不能用刀切,而是用棍棒打烂的,这样做出来的肉馅依旧保留了肉的原有纤维,口感生脆,鲜美。 搅动着淡淡的猪骨头汤水,伴随着阵阵葱花香味,玲珑小巧的扁食们犹如美人出浴,在闽南风的吹送下,牵扯着你的味蕾,毫不犹豫地诱惑你。 13春卷 厦门春卷(厦门话称为薄饼)。厦门春卷由春饼演化而来,是一代代厦门人从小吃到大的传统小吃,它的最大特点在于馅料特别足! 在厦门当地,薄饼里一定要有三层肉(五花肉)、牡蛎、卷心菜、胡萝卜、豆腐干等等作为主料;豪华版会添加虾仁、蒜头、扁豆、大头菜,配料有猪肉松、蛋丝……还没完呢!再加上香菜、浒苔、贡糖,还有必须要有的厦门海堤辣椒酱。把所有这些馅料卷在一张薄薄的手作薄饼里面,这滋味,也许就是幸福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xt/14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口服避孕药,致癌还是防癌预防癌症应该这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