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福州厦门广州,味道太多,胃太小
食物是坐标,味觉上的共鸣让人与地域之间产生一种奇妙又自然的联系。近两个月的南土之行后,看镜子里圆了一号的自己,简直又悲痛又幸福。福州 口福之州都说有福之州,大概说的是口福。福州的鱼丸简直是肉丸界一霸。外地人熟知的当属永和鱼丸,以鲨鱼丸和鳗鱼丸著称。鱼肉手打成泥,保鲜猪肉作馅,高汤煮至漂起,内里肉汁四溢,鲜嫩可爱。吃过永和,总觉得腥气异味太浓,还是更亲睐当地一家火锅店的鱼丸,兴许是蘸料盖过了腥气。初中从电视上看到肉燕的制作过程,觉得“肉包肉”这种食物实在神奇。取猪腿瘦肉,木棒达成肉泥,和地瓜粉做成燕皮,包猪肉馅成扁食(类似于馄饨)。也许是期待太久,尝过几次却也没觉得惊艳。大概是没找到宗家。除了鱼丸这一霸,芋头当属福州”一妈“。福建盛产槟榔芋,芋肉带紫红槟榔花纹,粉质丰厚,口感软糯,最适合清蒸或涮火锅。上图食物为芋饺,起初以为原材料是糯米,查过才知道是芋头。外皮为蒸熟芋头捣成芋泥,和淀粉或地瓜粉,内里多以猪肉、香菇、冬笋、木耳等作馅料,蒸制后淋上花生芝麻酱,配一杯茶水解腻最佳。芋粿,福州常见的街边早点。芋头切块或丝,加米浆或面粉蒸好切块,有蒸熟即食或油炸两种吃法。在福州实习的早上,芋粿成了早饭的宠妃,此刻卡路里都去见了鬼。粢饭团,早饭选择困难症的原因之一。米饭里可以自行选择偏好食材,萝卜干、榨菜、酸豆角、炸花生米、油条碎是标配,加肉松、火腿肠升级豪华版,配一碗甜豆花,简直傲娇到热泪盈胖。第一次去南方,意外认识了个台湾妹子,也得幸尝到台湾的味道。凤梨酥吃过数不清多少家,踩雷偏多,大多连”徐福记“都不如。这只土凤梨酥由妹子的妈妈手制,乖巧的包装,一看就很台湾。凤梨馅甜度适中,酥皮奶香温和、恰如其分,并不需要茶水解腻。台湾妹子很怕辣,剁椒鱼头都会吃到流泪,那样子真可爱得很。离开福州之前一直想去见见青云。各种原因,终究还是失掉这次机会。青云是个相见恨晚的朋友,没见,总归是遗憾。约好同去的晨曦因故转去了上海,厦门意外成了我第一个单独旅行的城市。当然,瞒着爸妈为首要,否则注定要流产。翻相册的时候才发现,在厦门吃的并不多,大多数在福州参加”海青“节时已经尝过,也并没有耐性去人满为患的店家排队。鼓浪屿上的小马哥芝士土豆,大概是这个名字。蒸熟的土豆裹上一层面包糠,炸制过后加上各种海鲜小料、黄瓜丝、菠萝,淋上不认识的酱汁。撒木鱼花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料理仙姬》里苍井优刨本枯节的场景,当时就特别想吃一碗撒上木鱼花的茶泡饭,因为实在饿得不行。小时候我妈就说: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好吃。妈,你错了,这碗土豆就不好吃。在厦门,叫得出名的店铺都如出一辙的精致、细腻。到处涌动的白裙、草帽、花环流出一股油腻的文艺。在候机楼的时候,已经把唱过的味道忘记殆尽。广州 味道太多,胃太小如果我有四个胃,我要把两个留给广州的早茶,两个留给广州的下午茶。牛肉肠粉,肠粉薄透,肉质软烂。我好像特别偏爱老年人的吃食——软的、糯的和绵的。虾仁蟹子烧卖,虾仁嫩到爆炸,烧卖皮并不清楚如何制成。不足在于蟹子不够鲜,几乎尝不出味道。芋泥煎,味道与福州的芋粿相似,只不过前者煎制,后者一个炸制。芋泥煎饱腹感太强,一块下肚已有半分饱腹。核桃流沙包,心头最好,我果然是老年人的口味。粗粮外皮,核桃流沙馅。一定趁热吃,核桃与奶香才能充分在嘴里融化。后来剩下一只,忍不住再次伸手,却发现里面已经凝固,口感大不如前。顺记冰室的红豆芒果,甜,齁甜。最好吃的却忘了拍。第一天在广州吃了碗难吃到哭的粉,晚上头哥外带回来砂锅粥,一边看”林李大战“,一边夸好喝。头哥却嗤之以鼻:“一般啊!”加了蛤蜊的砂锅粥,蟹黄炒鸡蛋,就是好吃啊。除了白云山故障的蹦极台,除了排队还是排队的广州塔,见老朋友的心情总是欣喜的。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南方有种特别的向往。如今来了却发现,舌头的记忆不能瞒过自己。纵使中意那些甜的、淡的、精致小点与汤汤水水,最熟悉的还是咸的、辣的和热烈直接的味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tz/14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安十二时辰中屡次出镜的薄荷叶有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