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

杭州网这两天,受大部分国内百姓喜爱的一道下饭菜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它就是“中国式咸鱼”。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组致癌物清单,这份清单将致癌物分为一至四类,其中,不少生活中的“常见物”被列为一类致癌物。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咸鱼了,编号96,还特别被命名为“中国式咸鱼”。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胡剑鸣是消化肿瘤方面的专家,她也注意到了这则新闻:“癌症的发生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不吃咸鱼未必不会得癌症,但是咸鱼、腊肉这类腌腊食品与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食管癌、胃癌等,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吃咸鱼时要多搭配新鲜蔬果前不久,杭州萧山的李先生经医院,医院判断癌症几率较高后,他的心情几乎没有好过。胡剑鸣接诊时,老李话匣子便打开了——“年轻时候家庭条件一般,日子过得紧巴巴,咸鱼这样的菜,下饭,还放得牢,不像新鲜蔬菜,一不小心就坏掉。吃饭时桌上一碗咸鱼鲞蒸肉饼或者蒸毛豆,我能吃一大碗饭!吃了这么几十年下来了,哪知道去年开始胃痛了,医院说跟我喜欢吃咸鱼有关,怎么会这样?”胡剑鸣说,癌症由多种因素导致,单个食物的影响有限。咸鱼存在致癌性,是因为它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胺。不仅仅是咸鱼,亚硝酸盐还广泛存在于熏肉、咸菜等腌制食品当中,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咸鱼,但凡经过腌腊程序的食物,都不应长期过于频繁地食用。幸运的是,李先生的胃癌最终确诊为腺癌,尚未发生转移,经过手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回家休养。胡剑鸣提醒,吃咸鱼、咸肉等腌制品时,要搭配瓜果蔬菜。“如果真的忍不住,建议吃时一定要配上新鲜的瓜果蔬菜。新鲜的瓜果蔬菜会阻断亚硝酸盐与消化道的接触,也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风险。”槟榔、二手烟等都是一类致癌物另外,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清单,是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根据实验分析、流行病学等材料,致癌物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类(肯定致癌):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二类A(较大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二类B(较小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三类(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四类(基本不致癌):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这一分类下目前只包括己内酰胺这一种物质。纵观这份清单,可以看到在一类致癌物里,不止咸鱼,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酒精饮料、槟榔果、家庭燃烧的煤、二手烟等都在其中。其中,通过腌制和暴晒,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而脱水的咸鱼,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化合物;而经常嚼槟榔会明显增加口腔黏膜病变的可能性,提高口腔癌的发病率。(原标题《“中国式咸鱼”被认为是一类致癌物!》,编辑小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1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