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以抒情为主的茶诗,主要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情深厚谊

茶是诗人情感的触媒,诗人借茶来抒发感情。晚宋以抒情为主的茶诗,主要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情深厚谊;对社会人生的万千感慨以及对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茶有“嘉木”“瑞草”“玉蕊”之称,在人们心中,茶象征高雅,不是一般俗人能够相媲美的。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宋代,一叶茶代表着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一杯茶传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谢朋友赠茶。如谢安国《次韵智伯寄茶报酒三斗》,从诗歌的题目即可看出诗人以酒来答谢朋友的赠茶。潘物《谢林簿遗庐阜茶芽》:谁采匡庐紫玉芽,二千里路到吾家。砖炉石挑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紫玉芽”可见朋友寄来的茶是好茶,而“二千里”足见朋友相距之远,然而,距离是阻挡不了友情的,跨越两千里的路程,朋友的紫玉芽还是送到了诗人的家中,诗人无不感到欣慰!似乎迫不及待的要煎来品尝,如此好茶,喝完之后诗思激发。

吴泳《谢尊固送茶》:闲居早是宾侍寡,有弟山行访鸟寞。*卷渐成迁雯僻,朱颜不似美人配。诗因怕事吟偏少,酒为看花饮辄多。珍重山园芳茗铜,犹胜乡国赵家坡。诗人闲居在山中,宾客来往较少,偶尔有人过来还是为了找鸟巢的。书籍渐渐地完成而自己却快成了与世隔绝的迂腐的老雯,容颜也渐渐地失去往昔的美丽。诗歌创作上因为怕惹事而吟诵的越来越少,酒却越喝越多。朋友送来的茶一定要珍重,这胜过故国的赵家坡的茶。诗歌向我们展示的信息是诗人此时此刻隐居山园,不谙世事,昔口的朋友来访极少,难免有所落寞,而朋友尊固的送来的茶正犹如一道春风,温暖了诗人已经失落的心,让诗人倍感亲切。诗歌前三句都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表达诗人对朋友赠茶的感激之情,对茶的珍重,其实也是对友谊的珍重。

回赠朋友茶。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既然能收到朋友的赠茶,那肯定也有把茶赠送朋友的。赵藩《送新茶与俞蔚》:山居每暖社前香,即是清明茶*尝。叹我白头无母遗,一杯持与供高堂。诗人在赠送朋友新茶的时候,叙说了自己的感慨:山居每天都能喝到社前茶,但这份茶香诗人不想独自一人享用,想送给母亲品尝,可惜母亲已经离开人世。这里蕴含的是一种亲情。父母辞世,朋友健在,于是诗人想起把新茶寄给朋友俞蔚。

赵藩《以茶寄杨溥之》二首之一:要提尺素问何如,病过春风体益灌。采得山茶慢持寄,草玄余暇想时须。朋友写信询问诗人近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春风一吹身体更加瘦削了。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还去山上采茶寄给朋友,并且诗人想象着朋友闲暇的时候需要喝茶,这寄过去的茶在那个时候正好可以用得上。知己莫如友,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能深深感觉朋友之间的浓情厚意,彼此相互关心。刘发((送茶》:我得新焙珍如金,持以铜君将我心。纵无龙文与棋局,白云一碗搜书林。玉川不作陆羽沈,茫茫世上谁知音。昙济道人亦复往,八公山顶留荒岑。我生与渠似有分,一日不见几成瘤。槟榔是弟橄榄兄,太抵苦涩味乃深。车声出鼎策奇隽,书窗静坐闻山禽。

这首诗歌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首句诗人即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视新茶如金子般珍贵,把新茶送给朋友以表达友情的珍贵。接着诗人又言此茶的功效非常好,喝过之后不需要龙文与棋局也能精神焕然一新地在书林中遨游。随后诗人引用两个典故为后面的抒情做进一步铺垫。玉川即卢全,诗人认为陆羽之所以在后世出名,是因为有卢全这个知音欣赏;同样,八公山如果没有昙济道人的往返,也是荒芜无人问津的。而诗人与朋友渠的缘分似乎是天生的,一天不见都变得无精打采,话都不想说。

最后,诗人又借贷槟榔与橄榄,把他们两个比拟为一对兄弟,以此代指自己的友情。它们两个相同的地方大概都很苦涩,但是味道却很深,也即情谊深厚。末尾诗人又回到了口常生活中:茶声响起,诗人静坐书窗边听山中鸟儿的啼鸣。整首诗歌不论是典故的运用还是借代的使用,诗人都在强调自己与友人的感情,言陆羽与卢全是知音其用意在于暗喻自己与朋友是知音,同时,言槟榔与橄榄兄弟情义也同样是说明自己与朋友的情义,总之,整首诗歌以茶传情,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重。

与朋友一起品茗。在茶文化盛行的宋代,品茗是文人墨客的雅趣,朋友相聚少不了烹茶;分别之后,曾经一起品茗的场景往往还历历在目,期待再次相聚品茗。如张简(《曾徐月道士》:“杯茶预约中秋节,五老峰头说太还。”与朋友相约在中秋节一起喝茶聊天。江朝卿《喜逢灵江赞禅师》朋友久别重逢,再相逢:“间昼烹茶数,炎天人定疏。”汪梦斗《山阳寄陈月观》:匆匆分手向天涯,便忆高斋聚首时。绕榻图书春睡醒,一灯风雨夜谈迟。幽州此去三千里,行客当归六月期。窗枕哪堪秋思淡,论茶细与说相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1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