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品槟榔,6千万国人的炸弹,有人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割脸人”一词,页面中出现的是一张张触目惊心、令人恐惧的照片。 “他们被割掉舌头,他们被切去牙床,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他们的脸庞。”不仅毁容破相,而且癌症缠身。 毁掉“割脸人”们生活的罪魁祸首,正是便利店里十分常见的“软性*品”——槟榔。 “天使”外表下的魔* “槟榔,别名“槟榔子”,中药材,可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百度健康中如是解释道。 诚然,性属苦、辛、温的槟榔在中医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亦有记载。 在许多槟榔生产商的广告语中,“中药材”也是槟榔产品的主打招牌。这为槟榔塑造了一个对人体“略有危害”而大有裨益的“天使”形象。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槟榔可以驱除中国岭南地区的瘴气,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但自宋代以来,槟榔所扮演的“嗜好品”角色愈加明显。 槟榔内含有麻*素,有兴奋神经肌肉系统、麻痹肌肉的作用。 人们开始为了“获取快乐”而嚼食槟榔。 在湖南、海南等地区,嚼槟榔甚至成为当地数代传承下来的风俗。而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口腔癌发病率 的地区。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永垂不朽”,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嚼食槟榔来提升快感、缓解压力。 在繁重工作或长期熬夜之后嚼食一包薄荷味的槟榔,提神醒脑,清爽无比,这也是许多槟榔成瘾者接触槟榔的初衷。 但“天使”外表之下,槟榔的魔*本性也暴露无遗。 槟榔中含有大量的槟榔碱、槟榔次碱等生物碱,这是槟榔中含量最多的活性物质。此外,还有部分多酚类物质和槟榔鞣质。槟榔碱和槟榔鞣质都是具有高细胞*性的物质。 学过高中生物的读者们都知道,口腔黏膜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细胞凋亡来进行自然的新陈代谢。 老细胞死亡,新细胞诞生。细胞的正常代谢维持着口腔的日常运作,保障着口腔功能的正常行使。 但具有高细胞*性的槟榔碱、槟榔鞣质等物质会破坏口腔黏膜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加快老细胞的死亡,并抑制新细胞的产生。 长期嚼食槟榔,咀嚼肌、口轮匝肌、咬肌等相关肌肉细胞都会出现纤维化的情况,使嚼食者产生口干、吞咽障碍、张口困难等情况,严重影响嚼食者的正常生活。 更为严重者,口腔疾病最终会演变为口腔癌。 据相关数据统计,槟榔消耗量世界 的国家——印度,其国民口腔癌发病数量同样位居世界 。 而在我国国内,作为全国 槟榔食用省份的湖南,其口腔癌患病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倍。 与其他癌症不同的是,口腔癌不仅需要放化疗等痛苦的治疗手段,其给人体带来的病痛也令人难以忍受。 不幸患上口腔癌后,患者的舌头和口腔黏膜会产生溃烂,相关细胞也会发生癌变。 口腔器官破坏而产生的剧痛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液体食物与营养物质来维系自己残存的生命,治疗过程十分痛苦。 嚼食槟榔,不仅会导致口腔问题诱发口腔癌。其对生殖系统的损害也不容轻视,甚至有可能危害下一代。 槟榔内含有的有*物质会通过血液运输到睾丸、精囊等生殖器官,其极强的细胞*性与神经*性也会影响生殖细胞的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嚼食槟榔者的生殖细胞活性会大幅降低,甚至会出现死精、无精等症状。 如果女性长期嚼食槟榔会减少卵母细胞数量,孕妇食用则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十分严重的后果! 此外,嚼食槟榔还会产生中*现象。 槟榔在被食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有*物质,如槟榔碱、活性氧等。这些物质会破坏食用者的神经系统,使食用者处于意识混乱的状态,做出一些不符合常理的行为动作。 食用槟榔过多时,会产生异常兴奋、身体发抖、神智不清等症状,与吸*后的表现极为相似。这也是槟榔被称为“软性*品”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之下,寻找解压方式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换取片刻的虚假快感。 槟榔这种弊大于利的有*物质,我们一定要坚决远离。以积极健康的解压方式去缓解压力,才能使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 资本运作下的“死灰复燃” 在食用槟榔情况严重的一些国家,商业化生产的食用槟榔产品被要求贴上与“吸烟有害健康”类似的警告标签。 在加拿大等国家,槟榔产品甚至被直接禁止销售。这是因为,他们都看到了食用槟榔成瘾后的可怕后果——身染重疾、倾家荡产。 年9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但在随后几天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网络视频节目中仍存在数量不少的槟榔产品广告。 优酷视频中,《这就是街舞4》节目的嘉宾身后,写着“提神快,嚼XXX”广告语的槟榔货架十分引人注目,并无半点模糊处理; 爱奇艺视频里,槟榔广告的视频也赫然在列,每一条都可以正常播放。这些丝毫不顾及主管部门要求的行为,让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槟榔的这块“蛋糕”太大太诱人,资本家们舍不得丢弃。 十几年前,一包5元的槟榔进价3元,一包10元的槟榔进价7元,利润接近40%。而现在,槟榔的价格已经涨到一包数十元。 那么槟榔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据统计,我国现在有万人食用槟榔,每人日均消费三包左右。 据媒体报道,年全国槟榔产业全产业链规模超过亿元,某省的槟榔食品产业规模已超过亿元。 年,时任口味王集团总裁陈义被评选为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企业家。 当时他透露,集团董事会定下的目标是下个十年,将口味王发展成为千亿企业,还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虽然,“千亿企业”的美梦到如今也未能实现,但上百亿的营业收入还是让槟榔行业从业者们不舍得放弃这块蛋糕。 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槟榔生产企业在营销手段上也颇下了一番力气。 某品牌槟榔经销商透露,从十年前开始,以湖南为主的全国各地的槟榔广告就来到公交车站、小区门口以及高速路的大型广告牌。 现在,许多大型槟榔品牌甚至不惜豪掷千金赞助电视台与网络视频平台的各类节目,在节目中插入槟榔产品广告,以打响知名度。 除了赞助广告之外,槟榔生产厂家们还使用了很多更“接地气”的手段:在火车站、高铁站旁打折促销,“买一赠一”;推出中奖活动,只需几元钱就能够“再来一包”…… 在越来越多的地区,便利店里随处可见的槟榔代替香烟成为了新的“社交工具”。这也让槟榔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推广,许多之前没有接触过槟榔的人也成为了槟榔的“入坑者”。 还有一些企业,在槟榔“中药材”的身份上动起了心思。 用提神醒脑、消积利食等功效来掩盖槟榔的害处,淡化其危险。 更有甚者,推出“枸杞槟榔”,在综艺节目中广泛亮相,将槟榔与养生挂钩,以降低人们对槟榔的戒备心理。 在资本裹挟下的槟榔生产行业,已经逐渐将追求暴利作为企业经营的 要务。 槟榔广告在上级单位明令禁止后仍然能够“死灰复燃”,通过种种手段标榜槟榔的功效益处的同时极力淡化其对人体的危害。 利字当头,资本对金钱的欲望已经到了可以忽视人命安全的可怕地步。固然,嚼食槟榔并不一定会患上口腔癌。 但以零概率代替低概率的“擦边球”说法也并不是负责任的食品企业应有的经营态度。 让“长期食用槟榔容易致癌”成为常识,让槟榔广告从荧幕彻底消失,让破坏无数人幸福生活的“割脸人”悲剧从此不再发生,这是我们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当正义战胜资本,金钱利益不再凌驾于生命健康之上,那时的槟榔产业,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槟榔产业。 有人辩解,有人浑然不觉 “我们那里习惯就是吃槟榔,可以提神醒脑。”一位来自湖南的槟榔食用者说。 在他眼中,槟榔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零食”,危害并不比香烟大。甚至,还有一些香烟不具备的益处。这样的想法,在槟榔高消耗地区并不少见。 即使他们每天因为食用槟榔而口干舌燥,却仍不肯承认槟榔的危害;即使他们每天花费数百元购买槟榔,却仍不肯承认自己已经食用成瘾。 等到确诊口腔癌后,他们才意识到槟榔的危害性,而那时却为时已晚。 在槟榔高消耗地区,许多人因为食用槟榔而成为了“割脸人”,他们在患病后对自己当初轻视槟榔的危害追悔莫及。 槟榔受害者刘桑果,因为长期大量食用槟榔而罹患口腔癌,在手术中切除了左脸下颚、左牙床和淋巴,造成左脸肌肉塌陷,双脸一大一小,术后他的牙齿同样再也无法闭合。 此外,因为左眼神经在做手术时被长时间压迫,在刘桑果接受采访时其左眼已经彻底失明。 而他的老乡敬思*,在口腔癌手术中先后被切掉了软腭和2/3的舌头,为彻底治疗甚至把气管也切开用药。在 采访时他已经因为病情过重而无法开口说话,只能用颤颤巍巍的手写下了这样几个字:“为了全民素质,必须打击”。 时至今日,面对数量众多的槟榔受害者,仍有被金钱蒙蔽良知的槟榔产业利益相关者在通过种种方法来替槟榔辩解“洗白”。 他们满口都是槟榔的药用价值、槟榔的提神功效,甚至编造出古代名人用槟榔强身健体的谎话来试图增加销量; 他们用养生来淡化槟榔的危害,将枸杞与槟榔混淆,厚颜无耻地写出“有枸杞,会更好一些”的广告语,利用大众追求养生的心理来转移消费者对食用槟榔危害的注意。 虽然,有人说抛开剂量谈*性者都是耍流氓。但这也无法掩盖居心叵测者处心积虑诱导消费者上瘾,从而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欲望的丑恶嘴脸。 由于槟榔行业经营者们的成功营销,我国槟榔食用者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其中,一部分还未成瘾者,虽然见到过口腔癌、“割脸人”等的相关报道,却对槟榔的危害意识不清、浑然不觉,只是贪图槟榔给他们带来的短暂快感; 另一部分已经成瘾者,抱着尚未患病的侥幸心理,对槟榔的危害视而不见,仍旧每天花费几十上百元食用槟榔。 直至自己身患口腔癌,成为“割脸人”群体的一员后,他们才真正意识到长期食用槟榔的巨大危害,躺在病床上满心悔恨、以泪洗面,却再也无法挽回自己已经遭受重创的人生。 固然,槟榔从业者们的营销手段是诱使许多人食用槟榔成瘾的罪魁祸首。 但我们作为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更应该严于律己,清醒意识到各种事物的益处与害处,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拥有更加快乐的生活。 结语 槟榔,本身并没有错。作为一味中药材,它在治疗消化道疾病、驱除害虫等方面确实效果 。 但因为某些人的贪婪与欲望,它成为了他们的敛财工具。 无数人因为偶然接触槟榔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无数人因为食用槟榔成瘾而身患重病、家庭破裂。 虽然槟榔的*性无法与*品相比,但一旦成瘾,便会使成瘾者付出经济与身体双重的惨重代价。 从未接触过槟榔者,不应该贪图新奇去冒险尝试,以免食用成瘾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已经成瘾者,应当积极采取方法戒除,例如使用口香糖、巧克力等零食代替,以期逐渐放弃槟榔。 本着对自己与家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应当坚决对槟榔说不,在遭受压力时寻求积极健康的解压方式来释放自己,不要试图通过一些刺激消极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快感。 无数“割脸人”的悲剧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后悔可言。 一旦忽视危害,长期过量食用槟榔患上口腔癌以后,付出代价的只有自己和一直爱着自己的家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f/11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问道延续民族品牌,继续开启槟榔创新模式
- 下一篇文章: 转卖槟榔这个衡阳刘总两边通吃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