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5年多的征程中,各地不断创新,用新业态、新创意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为“长红”,以文旅融合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据初步统计,预计1月至10月海南省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48.4%;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63.7%。 ▲海口云洞图书馆外景 深挖新内涵 塑造海南文旅新形象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讲好海南故事?海南围绕黎苗文化、琼剧文化、东坡文化、博物馆文化4张文化旅游名片,扎实推进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大型音舞诗画文艺演出《不老的东坡》封烁摄 “海南省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活动等,挖掘黎苗文化的内涵,展示黎苗文化元素。同时,充分挖掘黎苗文化、琼剧文化、东坡文化的艺术价值,组织创作了琼剧《冼夫人》《圆梦》《红旗不倒》《路博德》《椰岛魂》《苏东坡在海南》《红树林》、大型音舞诗画《不老的东坡》、舞蹈诗《黎族家园》《锦绣家园》、民族舞剧《东坡海南》《白鹭南飞》、黎族山歌剧《呦呦鹿鸣》、舞蹈《南海随想》《浴血南沙》、交响乐《南海意象》等一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舞台艺术作品,有不少作品获得梅花奖、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等国家级奖项及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并参加全国展演活动。 苏东坡的晚年生活与海南密不可分,东坡文化因此成为海南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今年,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举办期间,陆续开展了东坡文化高端论坛、文创大赛及展览、文艺精品演出季、东坡文化古迹研学游等活动,独具特色的东坡文化及沉浸式旅游体验,受到市民游客的追捧。 今年以来,海南省推出新的旅游形象宣传片并在央视等平台播放,展现了海南文旅的全新形象。成功举办海南旅游六省巡回宣传推广和自贸港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有力提升了游客对海南旅游新形象的认知。开展国外重点市场新形象宣传,完成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新形象的宣传工作。开展港澳市场的新形象宣传,海南承办“艺海流金·阳光海南”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很好展示了海南文旅新形象。 营造新场景 科技创意融入现代生活 “南洋街华灯初上,烟火喧嚣,喧闹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市井繁华让观众眼花缭乱……”《南洋往事》沉浸式演出在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上演以来,观众可以身着年代服装入场,融入街头,成为“南洋百姓”,人、景、物相互呼应,观众在其间感受到满满的参与感及年代视觉文化冲击力。 ▲骑楼老街文旅消费新业态深受游客欢迎 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也不断创新,举办了海南首届年艺节、骑楼艺术游乐汇等活动,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表现形式,促进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举办非遗展演、特色创意市集、美食文化等活动,将文化元素创意融入商业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每逢重大节假日,海口钟楼都会上演光影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钟楼大型主题光影秀推出以来,迅速成为椰城的热门网红节目,其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手法和高科技光影技术,打造出沉浸式5D光影构建的“情感交互场”。钟楼周边的园林景观,也上演着园林光影秀,与钟楼光影秀形成互补,进一步扩大市民游客观赏互动的范围。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文化推广的有效手段。推进文旅融合,海南积极采用模式创新、场景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今年以来,海口东坡老码头文旅商综合体建成运营、以东南亚元素为主题的星州夜市开街迎客,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时代少年团演唱会、赵传“人生大梦”世界巡回演唱会、天后之夜巡回演唱会,以及迷笛音乐节、及冠音乐节、鲜果一夏音乐节、水木年华“荔”志音乐会等相继举办,创新融合潮流时尚文化,全面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旅游消费体验。海南省举办的涵盖演唱会、文艺展演、全民健身、环岛自行车赛等多项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将旅游和文化、演艺、体育、非遗、交通、农业等融合,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需求。 拓展新梦想 “双遗产”申报增色添彩 海南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精彩的非遗为海南带来别样的魅力,海南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与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黎锦焕发时代光彩,离不开日益健全的保护发展机制,海南省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加强黎锦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加强对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鼓励社会化力量组织开展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黎锦创意设计培训等,不仅克服了黎锦传承一度面临的后继乏人的难题,还为传承搭建平台、做大品牌、注入活力。 古老黎锦如今想要焕发更大光彩则需更凸显文化创意属性。黎锦在米兰国际设计周上的亮相,让大家看到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广阔空间。通过举办黎锦文创设计大赛,扶持黎锦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创新及包装设计,市场上涌现出不少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的黎锦文创产品。目前,五指山等地加强以黎锦为核心元素进行的设计创作,丰富产品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美誉度。 非遗是一个地方极具特色的旅游元素,保亭槟榔谷景区依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打柴舞等10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成9个非遗主题展馆,促进了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的共利共赢;三亚南山景区在景区稻田中打造黎族艺术装置,装置上喷绘了《海南非遗地图》,展现了海南18个市、县的多个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相应的非遗旅游线路,从而可以带动游客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非遗探秘之旅”。 年,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海南开展了包括白查村在内的4处黎族村落遗存的修复保护工作,这些被保留下来的村落格局和船型屋建筑,延续着人地互动理念的传统生活习俗,都是当地人与自然彼此适应的见证。 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作为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在世界遗产中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5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海南10个周边
- 下一篇文章: 海南新一批老字号企业名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