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世卫组织说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为什么中国国家致癌中心却叫不要担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原来我们都吃了40年!阿斯巴甜主要用于食品、饮料等产品,零食将会是重灾区。

含“阿斯巴甜”的产品,癌症中心说很安全?

针对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7月14日发布的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当日晚些时候,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对公众的担心也做出了回应。

第一个是回应剂量和范围。目前世卫组织公布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使用剂量和使用产品范围,是不会对中国消费者产生健康危害,因为“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而这委员会中国就是参与制定标准的其中一个。

其次是我国严格控制着“阿斯巴甜”的国家使用标准,而且我国的标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使用标准相同或相近。

第二个是致癌风险。致癌通常需要两个因素决定,第一个是致癌能力,世卫组织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致癌物,意思是它的致癌能力比霉变食物、吸烟、酒精、咸鱼、槟榔等一级致癌物都要弱,第二个是你吃入了多少量,是否超标。

有意思的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癌症中心,除了回应公众关切,还同时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的致癌科学证据不充分,并需要进一步研究考证。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早前世卫组织旗下委员会发布通告称,“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但每公斤体重仍然可以接受每天摄入40毫克。世卫组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假如你的体重有KG,那一天你吃4克,完全是可接受范围。

我根据“阿斯巴甜”覆盖的重灾区,找到某饮料、口香糖、雪糕等商品的配料表,发现这些商品的配料表虽然含有阿斯巴甜,但是没有写到加到什么剂量。有意思的是,有致癌风险的配料表虽然没标上多少剂量,但是有营养的成分倒是标上了明明白白。丑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这或许是一贯传统吧!

但我想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流通在市面上触手可得的商品,到底每罐每包含有“阿斯巴甜”是多少呢?以联合国添加剂委员会的测试的结果为例,体重七十公斤,一罐至克的无糖饮料,一天需要喝9至14罐才会超标。

9至14罐看似很多,但假如一初中小孩运动完,口渴先喝了含阿斯巴甜的饮料,又吃了含有阿斯巴甜的雪糕,再嚼含阿斯巴甜的口香糖,那试问会超标吗?

针对同时混吃食品会不会超标,目前没有人做过测试,所以这个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阿斯巴甜”已经涵盖我们日常多种食品,如常见的零食、饮料等产品。那主要是哪些产品呢?

以大众普遍喝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为例。根据某网站售卖的毫升可口可乐显示,日常我们所喝的正常原味可口可乐,是不含有“阿斯巴甜”,而标有无糖类的可口可乐则含有。百事可乐其实也一样,正常的原味百事可乐不含有“阿斯巴甜”,但是无糖类的百事可乐含有。

所以综合以上,购买碳酸类的饮料,一定要区分含有糖与无糖的标志,而这一类的受众普遍是年轻人,我再以幼童的饮品为例。

根据某购买网站显示,娃哈哈AD钙奶饮料、蒙牛草莓真果粒、爽歪歪含乳饮料,也同样含有“阿斯巴甜”。其实除了儿童饮品,“阿斯巴甜”还覆盖在我们常见的甜品里面,比如雪糕、口香糖等食品甚至是药品。

为什么“阿斯巴甜”能够深入我们触手可及的食品?主要是因为它的甜度是普通蔗糖的倍,一点点就能让食品变得很甜,也正因为它的含糖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无糖可乐才会用到他们。

所以无论是世卫组织公布的“可能致癌”,或者是中国癌症中心公布的“不用担心,符合标准”,我想公众关切得更多是,我会不会无意就吃到?我的小孩会不会无意吃到?

“阿斯巴甜”从年被无意发现,到上世纪80年代普遍应用,已经远超40年,一个“可能致癌物”40年后才发现,这也确实属于“艰辛”!但无论任何东西,都应适量可止!

所以还是老一辈说得好,“小孩子不要吃那么多零食”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