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柏洪春在溪头荠菜花
严柏洪,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供职于省金融系统,曾担任三年村扶贫 书记,在全国媒体发表文学作品近30万字。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人们纷纷换上明艳的春装,带着一颗欢心扑向春天,踏青、放风筝、采野菜。沐浴着和煦的春光,欣赏着秀丽的山川景色,吮吸着遍地野菜的芬芳,心情也如春阳般灿烂开怀。野菜,天然、绿色、环保,营养价值好,成了餐桌上的新宠。其实,自古以来,野菜就深受喜爱。古人也和我们一样,在明媚的春日,提个竹篮,一家人兴高采烈出门去采摘野菜。不同的是,古人采了野菜后,还会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让我们在品尝野菜之鲜时,还能品读诗词之美,唤醒我们的诗情,让野菜有了别样的风姿韵味。《诗经》中提到野菜的诗有43篇,写到的野菜有25种之多。“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首篇《关睢》中的诗句。荇菜是一种水生野菜,柔软滑嫩,是江浙人的 ,以随流水摆动的纤细荇菜,来比喻窈窕淑女,表达心中的爱慕之情,令人称绝。“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不愧是 名气的超级吃货,他将历经寒冬浸润的芦蒿,与河豚同烹同煮,香气清澈,鲜美爽口,令食者口齿噙香。“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春笋与鲥鱼绝妙地搭档在一起,食性相宜,相得益彰,激活了春笋得天独厚的至真鲜美。这是郑板桥难以忘怀的味道。我吃过的野菜并不多,大概有马齿苋、蕨菜、香椿、地木耳、鱼腥草、野葱、野水芹等几种。前些年在邵阳洞口县椒林村驻村扶贫,到了春天,差不多天天都能吃到各种美味的野菜。雪峰腹地,野菜 。特别是一种叫鸭脚板的野菜,让我难忘。溪流边上到处都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它的叶片有些像鸭子的脚掌,所以得了这个怪怪的名字。它天生带有一种浓郁的清香,适合清炒。 次吃的时候,差点没吐掉。那种带着山野野性的气味,还没下咽,就直抵肺腑,那感受就如同从来没嚼过槟榔的人 次嚼槟榔。后来,爱上了它的嚼劲,爱上了它独有的芬芳。在众多的野菜中,荠菜算得上是野菜中的佳品。李時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荠菜称为“护生草”。我们老家叫地菜子。荠菜萌芽于严冬,它不畏严寒。当积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别的野菜不见踪影的时候,它就在田畦阡陌上透出星星点点的嫩绿。它繁茂于早春,是春天的使者。“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认为,城里那些娇艳美丽的桃花、李花,都不能代表春天,反倒是不起眼的荠菜花,不惧寒冬,顽强生长,迎寒盛开,展现出了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春意。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三月三,地菜子炆鸡蛋。这是我们老家每年都必须举行的仪式,到这一天,家家炊烟袅袅,户户荠菜飘香。一大早,母亲吩咐我去扯地菜子。荠菜细长的叶片贴着地皮生长,呈碗形,中间抽出一根高高的花梗,开出米粒般的白色小花。春寒依然料峭,雾气中,荠菜有如一朵端坐的小莲花,叶子上、花瓣上,有细细的水珠。荠菜生命力强,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田埂上、菜园里,随处可见。我连根拔起,不多久,就能扯一大把。手上、空气中,弥漫着荠菜特有的清香。回到家,我压着摇井,清凉的井水汩汩流出,我将新鲜的荠菜丢进水池中,择去老叶,清洗干净,交给母亲。荠菜,也只有这个时节最鲜嫩,口感好,春天过后,荠菜就老了,味道也逊色了不少。母亲把荠菜连根带茎叶捆扎成一束,放入陶罐中,加井水,放红枣、风球、生姜片,煮开后,用小火炆。同时,鸡蛋另外煮熟、去壳,放进陶罐中,和荠菜一道煮,让荠菜的香味、药味慢慢浸入鸡蛋里。炆好的荠菜汤汁每人倒上一大碗,再舀上鸡蛋、红枣,青绿的汤、白色的蛋、鲜红的枣,色泽诱人,看着都有食欲。荠菜不仅好吃,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野菜,被誉为“菜中甘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它能消化积食、瘀滞,有止血、明目等效用。同时荠菜自带特殊的香气,荠菜花可驱赶蚊虫。苏东坡说:“三月收荠菜花置灯擎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我们吃荠菜炆鸡蛋,主要还是讲究民俗传承,图个吉利,每人吃一碗,全家全年无疾无痛,平平安安。其实,荠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做汤。我在朋友家吃过一回荠菜五花肉饺子,那真是 美味。朋友刚采回来的鲜嫩荠菜,放开水中焯煮一下,去掉生涩味道,捞出切碎,五花猪肉剁成肉泥,一起拌成馅,包好饺子,大火猛蒸。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蘸上尖椒蒜泥陈醋调料,咬上一口,浓郁的田野清香和肉香缠绵,在唇齿间留连,叫人欲罢不能,大呼过瘾。除了包饺子,荠菜还可以做馄饨、包子、春卷的馅,都是令人垂涎的美食。自古吃货爱荠菜。苏轼用荠菜做成了“东坡羮”。他是这么做的:荠菜加米、生姜同煮,煮熟后,再浇点生油淋在羮上面,就可以了。绿色的荠菜,白色的米粥,赏心悦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味道十分的鲜美。苏轼在《与徐十二书》中说:“今日食荠极美,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可见,他是有多么喜爱吃荠菜,连山珍海味都无法与之相比,还迫不及待向朋友推介。陆游更离谱,他专门写了部《食荠十韵》,来讲解、推介荠菜的各种做法、食法。“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春来荠美忽忘归。”陆游对荠菜的偏爱,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和境界。到了近现代,加上周作人、汪曾祺等作家众口一词为荠菜叫好,荠菜名气一直处于高位,旺得很。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榆羹杏粥谁能办,自采庭前荠菜花。久居城市,偶尔也会在三月三的时候,到菜市场买一把荠菜。记不得有多少年没有体验过自己去田野采荠菜,煮一罐荠菜鸡蛋了。明年三月三,一定记得回老家,扯荠菜,煮鸡蛋,包荠菜五花肉饺子。 ----------------------------------- “金融作协”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a.com/blcd/10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槟榔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 下一篇文章: 来海南就像是到了人间天堂